陈有昌老师简介

陈有昌,男。汉族,年6月18日出生。年8月毕业于广西医学院医疗系(本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心电图学专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退休前在广医院工作并任功能科主任、心电图室主任。医院体检部总检兼健康咨询工作。先后在国内省级杂志及核心刊物发表综述及论文20多篇,积累各种心电图与心电向量教案十多件。年“用心电向量图与上胸部心电图标测分析J波研究”(第一作者)获南宁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年“利用心电向量图对胸导联终末R`的研究分析”(第三作者)获柳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年出版了“实用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学”。

(三)、超急性心肌梗死问题

在你们的各种三基或规范化培训的考试复习资料中都提到T波高耸是诊断超急性心肌梗死的正确答案。这是是不全面的。

一般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定义是: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又称“心肌梗死超急时相”,此期内心肌已经遭受到严重的缺血性损伤,但尚未发生坏死,约在心肌梗死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呈现下列心电图改变:ST段损伤性升高,T波高耸,出现急性损伤阻滞图形,即QRS波群增宽、室壁激动时间延长,还易发生心律失常。超急性心肌梗死的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早期干预—经皮下冠状动脉扩张术,安装支架及溶栓治疗等措施实施,有利于堵塞血管再通。

虽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T波改变出现时间最早,但抬高到一定程度ST段抬高也同时出现,开始T波增高不是很明显时,很难确定是超急性心肌梗死,达到T波高耸时,ST段也上来了,所以单以T波高耸是诊断超急性心肌梗死是不全面的,或者是不够准确的。不知道大家看到单独以T波高耸为表现的超急性期的心肌梗死没有,反正我没有诊断过。

其次按时间算,数小时也是不准确的概念,很多胸痛3小时以内的患者记录得的心电图往往有异常Q波了,算不算超急性心肌梗死?

目前的观点认为:持续胸痛20分钟(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有相邻两个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mV,肢导联≥0.1mV)高度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是进行早期再灌注治疗的重要依据或进行早期干预的指征。这样的话,有没有必要定一个超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的标准了值得考虑。

其实持续胸痛20分钟伴有典型的ST段抬高时,虽然绝大部分是急性心肌梗死,但还是有部分属于变异性心绞痛,甚至是冠状动脉口附近主动脉炎造成冠状动脉血管痉挛所致。所以,我以为还是以同时出现心肌酶升高,特别是肌钙蛋白阳性作为必要的指征较好!我们看看下面的图例。

图12-30超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1

本患者的申请单写着胸骨后疼痛7小时,事实持续胸痛仅半小时,这是门诊记录的心电图。该图在V2-V4导联ST段呈显著的上斜型抬高1.4~1.7mV,V1V6也分别抬高0.3~0.15mV,III、aVF导联下斜型压低0.15mV,呈镜像关系。

这份图有明显ST段上斜抬高与T波高耸(看上面数字),两点都符合了。

应该考虑符合超急性心肌梗死,进行酶学检查并上心电监护观察心电图演变。

象下面这个图算不算?

图12-31超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2

这是男性33岁患者胸痛3小时记录的心电图。心电图出现II、III、aVF导联ST段呈凹面向上或上斜型抬高0.7-1.0mV,I、aVL、V1-V5呈水平型至下斜型压低0.2-0.65mV(镜像现象),II、III、aVF导联T波高大,电压达0.8-1.2mV,未出现坏死性Q波。本图特点:下壁导联ST段明显抬高,并有对应面V1-V4、aVL导联ST段明显压低。其后心电图演变也符合心肌梗死。

按照超急性心肌梗死的概念,应该符合了。一是时间,二是ST段抬高和T波高耸,无异常Q波。

(四)、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比急性心肌梗死难,除由急性心肌梗死转过来有病历依据的可靠外,其它就不大不可靠了,也缺乏可靠的评判标准。

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主要诊断依据:

1)既往有过急性心肌梗死病史。现在有异常Q、或边界性Q波或等位性Q波,多数同时有T波改变-----T波低平、倒置。

2)无明确既往史,但能定位的异常Q波、或边界性Q波或等位性Q波,能排除心肌病、预激、心脏肥大伴并形态明显畸形及正常变异等情况。

除了既往有过急性心肌梗死病史这点外,关键的是能排除心肌病、预激、心脏肥大伴形态明显畸形及正常变异等情况。这对于心电图医生来说是个难题!

以前认为一般心肌梗死6个月以后,病情稳定,称陈旧性心肌梗死,3-6个月称亚急性心肌梗死。

目前好像时间问题比较乱,有的急性梗死后一个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不再演变就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了。

有的把梗死后心电图不再演变,时间有在3个月内称为近期急性心肌梗死。我爱用这个诊断。

大多数陈旧性心肌梗死已经无明显ST段抬高,只留下异常Q波和或T波改变。部分由于梗死范围小,瘢痕收缩,或梗死区呈网状、片状而沵慢性分布,使心肌所产生的异常向量互相抵消,而不出现异常Q波,甚至是基本正常心电图。

在聊天时常有网友问明确心肌梗死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还下不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我以为,只要心电图是正常的,就下心电图正常的诊断,别再下什么梗死诊断。

一些自诉有过心肌梗死,又没有病历依据的病史并不一定可靠!相反一些没有病史,既往身体健康者可能有过心肌梗死。

有病理资料表明,老年人心肌梗死很不典型,约有50%尸体病理检查有心肌梗死表现,生前都没有下过心肌梗死的诊断。

有时也可能正常变异情况误诊为陈旧性心肌梗死,如V1V2导联呈QS型者,部分属于正常变异,心室除极向量明显偏向左前的缘故。这点我们已经举例讲过。

图12-32陈旧性前壁间壁心肌梗死

男59岁,五年前因急性前壁、间壁心肌梗死曾住院治疗过。近期因反复胸闷不适住院。心电图显示:V4-V6导联ST-段下斜压低0.05~0.1mV、I、aVL、V1-V6导联T波倒置,V1V2异常Q,其中V2导联符合胚芽样Q波,V3-V6导联呈RS或Rs型。V1-V6导联均T波倒置,其中V2-V5导联倒置T深达0.5-0.8mV,两支对称,顶较尖。

如果V2不是胚芽样Q波,是rS,也属于R波丢失---相邻导联R电压相差50%以上。

这个图有明确急性心肌梗死病史!虽然V3-V6均无异常Q波出现,但心电图如此异常,诊断陈旧性前间壁、前壁心肌梗死应该是合理的!

图12-33陈旧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

本图是男性74岁心肌梗死患者常规复查的心电图。三年前患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本图II、III、aVF、V2-V8异常Q波,肢导联及V5-V9导联T波低平。

象这样的图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图12-34陈旧性广泛前壁、下壁心肌梗死伴室壁瘤形成心电图

本图为女性80岁患者心电图。七年前下壁梗死,五年前广泛前壁确诊前急性梗死。心电图表现为肢导联低电压,V2-V5导联ST段上斜抬高0.2~0.4mV,II、III、aVF、V1-V6导联异常Q波。

该患者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已经五年还有ST段抬高,必须考虑有室壁瘤!

心肌梗死多年还有ST段抬高,必须考虑有室壁瘤!

超声资料:主动脉内径尚正常,前后壁回声增粗增强,主波搏幅低平,重搏波消失,主动脉活动僵硬,肺动脉增宽。左房左室增大,前壁、前间壁及下壁局部室壁变薄,最薄处厚约0.5cm,回声增强,呈条索状强回声,室壁运动明显减弱,前壁运动幅度为0.3cm,左室心尖部向外膨出,运动不协调,呈矛盾运动。

意见:符合冠心病超声改变,考虑室壁瘤形成。

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反流(中度),肺动脉瓣反流(轻度)。

左心功能测值低下。(陈-1--女80岁-陈旧性心肌梗死文件)

图12-35陈旧性下壁及前壁心肌梗ST段持续性抬高多年心电图

本图患者男性80岁,五年前分别患过急性下壁与前壁心肌梗死。

此图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较容易,因为异常Q波明显。该患者多次心电图

V2-V5导联ST段抬高0.2-0.30mv,伴部分T波异常,是否合并室壁瘤?从心电图来说不好确定。

经彩色超声检查没有合并室壁瘤,超声资料:左房左室及右房扩大。主动脉瓣回声增粗增强,无冠瓣及右冠瓣厚约0.4*0.4cm,关闭有间隙。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向心性肥厚,左室前壁,后壁,下壁、侧壁运动幅度分别为0.6cm、0.7cm、1.0cm、1.1cm,心包腔内心尖四腔心切面,左室侧壁见厚1.1cm液性暗区。左心功能测值正常。

(-方-男-80岁-异常Q波五年)

图12-36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左束支阻滞及室壁瘤形成心电图

这份图左束支阻滞心电图特征很典型。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情况下,无异常Q波,凭什么诊断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与室壁瘤形成?

考虑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依据只有胸导联R波丢失:RV1RV2RV%RV%RV5。

正常左束支阻滞V1-V3导联斜上型抬高可以达到0.5mV左右,一般0.7mV意义不太大。这里V1-V3导联ST段斜上型抬高达到0.5-0.8mV。是否有室壁瘤形成就得靠超声诊断。

超声波描述:左房左室扩大,左室心尖部及室间隔略向右膨出,室壁薄,心尖部厚约0.66cm,回声强,呈矛盾运动。左室运动不协调,室间隔下段运动幅度0.38cm,左室后壁运动幅度0.44cm,运动减弱,心脏各结构连续完整。右室侧壁液性暗区0.7cm。

什么情况下考虑室壁瘤?一般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3个月以上还有ST段抬高,就要考虑有室壁瘤,不能只考虑陈旧性心肌梗死了!但ST段抬高多少才考虑?我以为,无法确定一个标准。部分室壁瘤可以无ST段明显改变,特别室间隔的室壁瘤,伴左束支阻滞的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室壁瘤。

所以必须强调,确诊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需要彩色超声协助诊断,不能凭图片就肯定诊断!

(尹-1--女84岁-冠心心梗、室壁瘤形成无ST段抬高)

前面已经讲过,不是所有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都很典型!有的是以ST段压低为主要表现,有的单纯以T波演变为特征!有的心电图几乎正常,仅表现电轴与QRS电压改变。不典型的心肌梗死,临床上还不是罕见。有学者认为达到10%左右。要提高警惕!

新出现的LBBB伴有典型缺血病史的患者,应采用下列3种ECG标准之一诊

断为心肌梗死:

①在QRS正向波的导联上ST段抬高≥0.1mV;

②V1-V3导联上ST下移≥0.1mV;

③在QRS呈负向波的导联上,ST段≥0.5mV。

未完待续》》》》》

编辑:温玉阳

~~~~~~~~~~~~~~~~~~~~~~~~~~~~~~~~~~~~~~~~~~~~~~~~~~~~~~~~~~~~~~~~~~~~~

免责申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自网友及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如有任何建议请加dian)或扫描下面







































治疗白癜风应到北京那家治最好
北京中科医院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wh/688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