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轻的扩张性心肌病病人安装了ICD,经常反复出现室速,常在无预兆下被突然电击,非常痛苦。郑文庆为患者施行病变心肌导管消融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大大改善,至今术后三年,再也没有出现过电击的情况,患者说“我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活着了”。
郑文庆解释”坏死心肌和正常心肌之间存在残存心肌,残存心肌会出现不稳定的电活动,出现电活动的折返进而出现心动过速。传统治疗方式是给病人心脏安装ICD,一旦发生室速,ICD就会自动电击进行纠正,病人普遍反映非常痛苦。“通过导管消融手术治疗器质性室速或ICD植入的患者,不仅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同时能够延长ICD电池的寿命,有效预防猝死的发生。
04率先开展并积极推广希莆系统起搏技术市民赵女士10年前安装了心脏起搏器,但是电极位置不太好,起搏比例高,患者逐渐出现心功能不全的情况,生活质量下降,于是慕名找到郑文庆。
“经过研究,我们放弃了病人原来的心室电极,通过希蒲系统起搏技术进行左束支起搏,恢复正常的心脏起搏顺序,达到了生理性起搏。”郑文庆说,一个月后病人复查心脏超声,左心室心腔缩小,心衰症状消失,充分证明了希蒲系统起搏技术的优势。
何为希蒲系统起搏技术?郑文庆介绍,相比传统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希蒲系统起搏技术是将起搏器电极直接植入到心脏正常的传导路径上,最大优势保留了心脏正常传导,保留了生理性起搏,对心衰的、心室起搏比例高的病人特别有益,减少起搏器介导的心衰发生率。
05消融手术降低压差解决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是中青年猝死的常见原因,且治疗效果差。郑文庆另辟蹊径,通过导管消融的方式对肥厚的心肌进行靶向消融,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因心肌肥厚导致流出道狭窄梗阻被收治的一名患者,左心室压力mmHg左右,而主动脉压力仅为mmHg左右,术前压差多mmHg。通过消融手术后,病人术后压差10mmHg,症状明显改善。
临床上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的压差大于50mmHg就必须进行干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日常表现是劳累时胸闷、胸痛,如果发生房颤,卒中风险也高。常规的治疗手段是化学消融和外科干预,创伤大、风险高。
“而通过导管消融手术,在超声引导下,找到心脏左室流出道最肥厚部分,实施靶向消融,肥厚部分心肌凝固性坏死,流出道拓宽,压力差自然降低。”郑文庆说。
Interventionaltherapy心脏射频消融术如何进行?简单来说,医生需要在三维标测系统的监测下将电极导管经过静脉途径或动脉途径,送到心腔的特定位置,释放射频电流来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的病变心肌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阻断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一种治疗方法。”不夸张地说,射频消融术精准度要求极高,分毫不能差。”郑文庆说,手术中一切都是在非直视下进行的,而是通过三维标测系统将心脏三维重建后实施,面对薄弱的心房肌,必须手稳、眼准,精准定位,熟练导管操作,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否则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心包填塞等危险的发生。
经过多年发展,心脏电生理科紧跟国际专科发展前沿,在威海率先开展左心耳封堵术,填补了威海市心脏介入领域的空白。国内前沿心律失常诊疗技术在我院均可以常规开展,百姓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精准高端的医疗服务。
惟实搏新精医院医院的心脏电生理科学科带头人郑文庆主任医师,作为国内较早开展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的专家,在心律失常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先后到加拿大多伦多南湖心脏中心、意大利米兰心脏中心学习。目前可全面开展各类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工作,主要包括各种快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个人手术量在全省该领域内更是名列前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