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该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能并无明显症状,只会在偶尔检查时被发现,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

因此,我们都有必要了解其临床症状,并引起重视,避免病情恶化。

心律失常时,就会出现这3种症状!

1.窦性心律不齐

指的是心率快、慢明显不同。它有时随呼吸呈周期性变化,一般表现为吸气时逐渐增快,呼气时减慢;有时则跟呼吸无关;有的心室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多见于高度的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2.窦性静止

窦性静止,是一种危险的心律失常。心脏有节律地跳动,是由窦房结产生冲动时启动的。

当药物中毒时就会出现窦性静止;患有其他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时,也会出现窦性静止。

它的持续时间很短,可能会没有症状。当持续时间超过8秒且无逸搏出现时,可能会出现头晕或晕厥,甚至发生阿-斯综合征。如果发现患者无脉搏或血压明显下降,一定要及时请求急救。

3.窦性心动过速

指的是心率超过同龄人的正常心率范围。心率超过次/分钟则属于心跳过快,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为心悸,或出汗、头昏、眼花、乏力,或有原发疾病的表现。且还可能会诱发其他心律失常或心绞痛。

引起心律过快有多种原因,如人为因素(心情激动、运动、喝浓茶咖啡或吃服药等),人们容易察觉,可以预防;还有疾病因素(如中毒、高热、贫血、败血症、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可能会危及性命,应当及时追查原因。

心律失常应如何诊断和治疗?

当发生心律失常后,我们非常有必要明确它的严重程度,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治疗及预后。

有部分患者可根据病史体征做出初步诊断,如早搏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也就是根据症状初步判断。

但是,大多数患者会需要做一步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小时动态心电图。

有时还需要做心脏磁共振检查,主要是为了明确心脏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如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等情况。

总的来说,就是“先诊断,后治疗”,要先进行心律失常的诊断,之后才能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治疗,使患者真正受益。

小结: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严重不足。因此,大家有必要多多了解该疾病。一旦出现上述几个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wh/143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