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知道自己患了高血压?高血压的标准是多少?

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可有头痛、头昏、心悸、耳鸣等症状,少数患者则在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发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

2.什么是动态血压,哪些病人适宜做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全称为无创性血压监测(ABPM),是通过受检查佩带血压记录仪连续记录按设计模式要求的白昼、夜间血压,从而避免了单次测血压之间的客观差异和“白大衣现象”,它有助于筛选临界及轻度高血压,有助于评价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有助于探讨靶器官损伤程度并估计预后等。

下列情况适宜行ABPM监测:1、临界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者;2、顽固性高血压对联合降压治疗效果欠佳者;3、“白大衣高血压”4、降压治疗出现低血压症状者;5、阵发性高血压患者;6、晕厥的鉴别诊断和起搏器综合症;7、夜间出现心绞痛和肺充血、肺水肿者;8、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

3.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高血压真正的危害性,在于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病变,发生脑血管意外(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严重的会导致尿毒症)等致死、致残事件。

4.血压降至什么水平合适?

年轻的、轻度的患者以血压控制在/80mmHg为宜;老年高血压患者/90mmHg以下为宜;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应将收缩压控制在/90mmHg以下;糖尿病及肾病患者控制在/85mmHg以下;已发生过心肌梗死和中风的患者,最佳的血压是/80mmHg左右。

5.为什么要强调平稳降血压?

高血压得不到控制会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等疾病,而控制不好,造成血压波动较大,同样会产生上述危害,就像一会儿绷紧,一会儿松开的橡皮筋一样,都会变得脆弱易断。研究表明,由于高血压病人的自动调节功能不正常,血压大幅度下降和升高都会使病人不能忍受,引起大脑供血不足、缺氧、头晕等症状。此外,现代医学还证实:清晨醒来时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各种心血管意外的高峰时间段,如果对这段时间的血压控制不佳,造成血压波动较大,会大大增加发生“中风”的危险,严重时甚至会死亡。所以,平稳降压并保持全天24小时血压稳定至关重要。

6.怎样选择理想的降压药?

理想的降压药:①降压疗效好且全天24小时平稳地降低血压,使血压波动性小;②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不影响生活质量;不影响血脂和血糖等的代谢;③能逆转并减少心、肺、肾及动脉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④价格低廉。

但因每个人病情不一样,所以不同的人需要选择不同药物进行治疗,专科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为您选择一种或几种药物。

7.血压降下来以后可以停药吗?

原发性高血压由于目前原因不明,所以只能终身服药降压。当服降压药后血压降到正常水平时,说明此时选择的降压药基本合适。但并不意味着高血压病已被“治愈”,因此,应坚持治疗。若盲目自行停药或间断服药,常使血压波动很大,反而加重心、脑、肾和血管的损伤。对轻度高血压病人(舒张压在95-mmHg),在天气转暖,尤其在盛夏之际,血压不经治疗降到正常,可短期减少药量或停药,但需反复测压,及时调整用药。某些降压药如可乐定,长期大量服用后如突然停药,会产生骤升(“反跳”),从而造成严重后果。长期大量服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突然停服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因此,应逐步减量,最后停药或改服其它药。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8.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是什么?

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是指防止或降低高血压发病因素从而达到预防高血压病发病目的。它的方法不是药物,而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而达到目的。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平衡

合理膳食参照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可概括为两句话: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1)一、二、三、四、五

①一是指每日一袋牛奶。牛奶富含优质蛋白,且可补充人体所需钙约mg,而我国膳食普通缺钙,一般在mg左右。牛奶宜从一岁开始,坚持终身饮用。

②二是指每日g左右碳水化合物,相当于主食6两,此量因人而异。可少至3两,多至1斤,通过调控主食,可调控血糖、血脂及体重。

③三是指每日三份高蛋白食品。这是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可忽视,也可增至四份。相当于每公斤体重蛋白质1~1.5g。每份高蛋白相当于一两瘦肉,二两豆腐,一个大鸡蛋,半两黄豆,二两鱼虾,或二两鸡鸭;

④四指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份饱。

⑤五是指每日g蔬菜及水果。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进食g蔬菜及g水果。

红、黄、绿、白、黑

①红指红葡萄酒每日饮50-ml,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轻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白葡萄酒、米酒、绍兴酒也可,啤酒不宜超过ml,白酒不宜超过25ml。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少量饮酒有利健康的观点改为酒越少越好。

②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玉米、西红柿。

③绿指绿茶,绿茶中的茶多酚最多,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抗动脉粥硬化和防癌的作用。

④白指白燕麦粉及燕麦片,它有降甘油三酯的作用。

⑤黑指黑木耳,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胆固醇的作用。

防治高血脂对高血脂病患者,灵芝可明显降低血胆固醇、脂蛋白和甘油三脂,并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于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形成者,则有降低动脉壁胆固醇含量、软化血管、防止进一步损伤的作用。

适量运动运动要坚持三个原则:有恒、有序、有度。指长期规律地、循序渐近地、持之以恒,按各人具体情况适度地运动才能收到最大效果。通常应坚持“三、五、七”的原则。“三”指每天步行三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五”指每周要运动五次以上,只有有规律运动才能有效果。“七”指运动后的心率加年龄约为,这样的运动属中等度。这样,既有利于健康又不会因过度运动产生无氧代谢,导致不良影响或意外。

戒烟限酒吸烟被认为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保持心理平衡研究表明:所有的保健措施中,保持心理平衡是最关键的一项。保持良好快乐的心境几乎可以拮抗其它所有的内外不利因素。

9.什么是动态心电图,哪些病人适宜做动态心电图检查?

动态心电图也称为活动心电图,又称Holter,是通过随身佩带的心电图记录器连续记录24-48小时体表心电图,然后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可显示监测期内心博总数、最快、最慢心率、平均心率、每小时心率,并能自动分析早搏、房颤、预激综合症、阵发心动过速、心脏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肌缺血等,为临床提供资料。

下列病人适宜做动态心电图检查:1、冠心病患者;2、心律失常患者;3、反复晕厥患者;4、不明原因心慌、胸闷、头晕等行普通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者等。

10.心绞痛有哪些症状?

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有四个基本特征:疼痛部位、疼痛与运动的关系、疼痛特点和疼痛持续时间。

疼痛部位:典型的心绞痛位于胸骨后,可以向胸部两侧、两上臂(左侧常见)远至腕部、以及颈、腭部放射。也可以向背部放射,但是不常见。

疼痛与运动的关系:多数情况下,运动(或其它应激情况)时心肌氧耗增加,结果诱发心绞痛并在休息后迅速缓解。情绪激动、饱餐等亦可诱发心绞痛。有些病人安静状态下也发生心绞痛,提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

疼痛特点:该症状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可表现为轻微局限不适,也可以是非常严重的疼痛。很多病人无明显疼痛,仅表现为胸闷、胸部压迫感或绞榨感。

疼痛持续时间:体力活动诱发的心绞痛,通常在中断活动后1-3分钟内可以自行缓解,但是,在非常剧烈的活动后可以持续10分钟以上。情绪激动诱发的心绞痛其缓解要慢于体力活动诱发者。

11.家中遇到心绞痛病人应采取什么急救措施?

①就地休息,有条件时迅速吸氧。

②迅速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若不能缓解,10分钟后可再重复一次。

③同时服用镇静药,如安定、鲁米那。

④家中人不要惊慌,抢救时动作轻而迅速,周围无关人员应尽量减少,保持环境安静,注意保暖,劝说病人不要急躁。

⑤待病情稳定医院治疗。

⑥若经上述方法处理病情不能控制,应警惕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其极易向急性心肌梗塞发展,医院联系,争取抢救时机。

12.心肌梗塞的前兆有哪些?

临床上大约有1/2-2/3的病人在发病前1-2天或1-2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有某些预兆出现。

①平素健康,突然心绞痛反复发作,而且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

②原有心绞痛的症状,近来发作频繁、严重、持续时间延长、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③过去是活动时心绞痛易发作,后变为休息时或夜间也发作的心绞痛。

④心绞痛发作时伴心律失常和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

⑤心绞痛发作时合并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嗽等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⑥原来的心肌梗塞早已痊愈,突然又发生严重的心绞痛。

⑦心电图与几周前相比有明显的心肌缺血变化,特别是出现一时性的ST段抬高和压低,T波高耸或倒置,应特别警惕。

如遇到上述情况之一时,医院检查,及时住院治疗。

13.冠心病患者活动注意事项。

①运动前后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因其可增加儿茶酚胺水平,诱发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②运动前不宜饱餐。饱餐后心脏负荷加重,人体血液供应重新分布,使内脏血流量增加,而心脏供血相对减少,从而引起冠脉供血不足。

③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有步骤的进行。

④体育活动要注意季节、气候、气温的变化。因冬春季是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

⑤体育活动应于上午十时后进行,尤其寒冷季节,避免在过冷过热的环境中进行。

⑥体育活动后不要进行冷水浴或者是桑拿浴,尤其心肌梗死患者更应注意。

⑦冠心病、心肌梗死高危患者不应进行体育活动。

14.什么是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一般人群的总患病率在0.4%,成人患病率在0.5%~0.95%之间,60岁以下的患病率为1%,随着年龄增加,房颤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房颤时,心房内激动传导的方向不一致,频率快而且不规整,这使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时心房的激动频率高达~次/分,虽然由于房室结的保护作用可使这些激动不能全部到达心室,但是心室率(心率)仍然可达到~次/分,不仅比正常窦性心律快得多,而且节律绝对不整齐。

15.心房颤动有哪些危害?

①血栓形成与栓塞: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偏瘫)、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在不伴有其它疾病年龄小于60岁的房颤病人,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1%左右,而在60~75岁以上的病人,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2%。如果伴有其它栓塞高危因素,则脑卒中的年发生率可达4%。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以前有栓塞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左心房扩大、年龄超过65岁等。

②心率快和节律不整齐可使病人感到心悸。

③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导致心力衰竭。

④增加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倍)。

16.心力衰竭患者的非药物治疗包括那些?

①轻度应限制体力活动,重度应卧床休息,心功能改善后应适当下床活动,但是所有活动都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

②少吃多餐,宜低盐饮食,少吃或不吃盐腌食品及含盐炒货。

③不吸烟、不喝酒、不喝浓茶、咖啡及其它兴奋剂。

④服用利尿剂者应多吃水果;

心衰患者一旦出现感冒、腹泻、发热或病情变化时要及早就诊

17.什么是血脂代谢异常?

血脂异常是血脂代谢异常的简称。主要指①血清总胆固醇(TC)或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②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过高;③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

18.血脂检查前应如何准备?

①取血前2周内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近期内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意外情况;②最好停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如血脂调节药、避孕药、某些降压药、激素等)数天或数周,否则应记录用药情况;③12小时内空腹(可少量饮水),在取血化验前的最后一餐应禁食高脂饮食;④不饮酒,不做剧烈运动,除卧床患者外,一律静坐5分钟。首次检查发现血脂异常,应在其后的2-3周内进行复查。

19.常见64种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毫克/克)

蛋白

0

肥牛

兔肉

83

海参

0

鸭肉

螃蟹

猪肉

85

海蜇

5

鲢鱼

鱿鱼

鲑鱼

86

牛乳酪

11

牛乳粉

墨鱼

青鱼

90

牛乳

13

猪排骨

黄油

猪心

海蜇皮

16

肥猪肉

猪皮

奶油

脱脂牛奶粉

28

鸽肉

羊肝

猪肚

带鱼

97

猪舌

猪肝

肥羊肉

瘦牛肉

63

鸡肉

鸡肝

皮蛋黄

瘦羊肉

65

鳝鱼

猪腰

鸡蛋黄

5

甲鱼

77

猪大肠

鲫鱼子

猪脑

3

大黄鱼

79

牛肚

鸡蛋(全)

咸鸭蛋

鲫鱼

93

对虾

皮蛋(全)

鸭蛋黄

鲤鱼

83

河虾

20.戒烟的益处有哪些?

戒烟20分钟后:血压降到标准高度,脉博正常。

戒烟8小时后:血中一氧化碳浓度降低,氯含量升高到正常浓度。

戒烟24小时后:心肌梗死危险性降低。

戒烟2天后:嗅觉、味觉敏感性增强。

戒烟3个月后:肺功能改善30%。1年后:冠心病的危险性降至吸烟者一半。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zz/82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