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7岁,因间断心悸、气短10年,欲行射频消融术入院。心悸呈突发突止,持续数小时,自行缓解,无黑矇及晕厥。门诊行食道电生理检查结果示宽QRS波心动过速,节律整齐,频率次/min,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心脏彩超未见异常。常规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窦性心律79次/min,AH85ms,HV57ms。心室分级递增刺激至ms时出现VA传导文氏阻滞,最早心房激动点(EAA)在希氏束电图(HBE)通道,未诱发心动过速。心房ms起分级递增刺激至ms时H波突然消失,AV间期达ms,体表QRS波由正常突然增宽并诱发左束支阻滞心动过速,心房刺激时增宽的QRS波与左束支阻滞心动过速QRS波形态完全一致(图1)。心房程序刺激/ms时H波消失,AV跳跃达54ms,体表心电图为预激表现,并诱发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动过速,/~ms时均诱发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动过速,并且AV间期逐渐延长,呈递减现象,体表预激程度不变,直到/msA不应期。宽QRS波心动过速时HBE通道未见H波,EAA在HBE通道(图2)。
诊断为mahaim纤维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股静脉推注ATP(0.2mg/kg)后6s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在左前斜45°,窦性心律下消融电极于三尖瓣上8点半处标测到小A大V,AV间可见mahaim电位,位于H波之前(图3),于该处60W,50°消融s,消融过程中间断出现mahaim自主心脏搏动,提示消融有效。消融后30min后行心房程序刺激/ms时达HBE不应期,反复心房和心室刺激均未诱发心动过速。
2讨论
该病例窦性心律时12导联体表心电图QRS波形态基本正常,仅在V3、V4导联QRS波终末部分似乎存在心室“迟激”[1],无束支阻滞。心动过速发作时表现为宽QRS波心动过速,类左束支传导阻滞。可考虑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传导阻滞,右心室起源室性心动过速伴室房1:1逆传及普通旁道前传的逆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首先,心动过速发作时his通道无H波,可以直接排除前者,而窦性心律下AH、HV正常,无预激波,心房起搏出现预激表现时的体表QRS波形态与心动过速发作时完全一致,并且房室结传导阻滞后心房S1S2刺激时AV逐渐延长,唯一可能的诊断只有mahaim纤维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此诊断为mahaim纤维成功消融所证实。具有mahaim纤维的病例在进行心房起搏或者心房期前刺激时,随着AH的逐渐延长,H波逐渐后移到QRS波群中,HV逐渐缩短,体表QRS波表现为预激程度逐渐增大,直至达到最大预激[2]。而本病例表现为房室结传导突然阻滞,仅剩mahaim纤维前传,类似于房室结双径的跳跃现象,实属罕见。并且消融成功后电生理检查不存在双径路,心室“迟激”消失。考虑的可能原因为本病例的mahaim纤维传导速度远慢于房室结,其次心房刺激时,mahaim纤维比房室结具有更长的递减传导,故出现“跳跃现象”。
作者:医院心血管内科
版权中国循环杂志
免责声明
平台推送文章来自网络或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zz/1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