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执笔:医院陈玲郭增清
患者男性,33岁。于年6月因“排便习惯改变1月余”就诊外院。
行全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示:乙状结肠壁不规则增厚并糖代谢增高,灶周糖代谢增高结节影,考虑乙状结肠癌并灶周多发转移;肝内多个环形糖代谢增高低密度结节影,考虑肝多发转移瘤(肝脏各段及肝段交界处均有转移瘤,约20个,最大者最大径5.2cm)。
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异常。
初始检测及诊断
年7月就诊我院。
ECOG评分:1分;
肠镜病理示:(距肛缘15~17cm)腺癌;
基因检测示:KRASExon-2G12S、G12DT突变型。
全腹核磁共振(MRI)示:考虑乙状结肠癌累及肠周并肝多发转移、肠周及直肠上动脉淋巴结肿大(图1);
肿瘤标记物:CA为U/ml,CEA为96.6ng/ml。
图1治疗前(年8月1日)MRI图像
诊断:乙状结肠腺癌累及肠周并肝多发转移、肠周及直肠上动脉淋巴结转移(cTxN+M1IV期KRAS突变型)。
初始治疗经过
全身治疗
年8月9日~年10月12日予贝伐珠单抗+FOLFIRI方案(伊立替康+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5周期。第1周期治疗后第5天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最高次/分),予外院心内科对症处理后心率恢复。第5周期治疗第2天,患者出现胸闷、心悸症状,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予吸氧、胺碘酮复律、辅酶Q10改善心肌代谢后好转。
年10月26日~年11月23日改予贝伐珠单抗+伊立替康+雷替曲塞方案化疗3周期。
治疗后肿瘤标志物进行性下降,年11月22日CA为24U/ml,CEA为12.2ng/ml。
疗效评价
治疗第3、6周期后,疗效评价为疾病稳定(SD好转,图2~3)。
图2治疗3周期后(年9月27日)MRI图像
图3治疗6周期后(年11月7日)MRI图像
经MDT讨论:
初始不可切除转移性结肠癌经过全身治疗,治疗后评估出现行局部治疗(原发灶及转移灶)的机会,拟贝伐单抗洗脱期过后行局部治疗,于年12月8日~年12月28日予伊立替康+雷替曲塞方案化疗2周期。
图4治疗8周期后(年12月21日)MRI图像
转化治疗后手术治疗
于年1月15日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保护性回肠造口+开腹肝转移瘤切除术+术中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术”。术中共切除15枚转移瘤,射频消融残留的2枚转移瘤。
术后病理示:
(乙状结肠切除标本)溃疡型中分化管状腺癌,侵及浆膜下层,伴神经侵犯;另送下切端及标本两侧切端均未见肿瘤;肠周淋巴结(0/22)未见转移癌。(肝多发肿物)查见多灶腺癌伴大片坏死,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及病史,符合乙状结肠腺癌肝转移。
术后治疗
年2月6日(手术后)DWI序列未见明显代谢活性病灶(图5)。
图5经转化治疗8周期+手术治疗后(年2月6日)MRI图像
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CA为10U/ml,CEA为4.4ng/ml。
术后年2月8日~年2月28日予贝伐珠单抗+伊立替康+雷替曲塞方案治疗2周期。考虑患者既往已行伊立替康化疗12周期,患者现肿瘤负荷小,年3月14日~年6月7日改予贝伐珠单抗+雷替曲塞方案治疗7周期。
治疗疗效评价:
年3月28日、年5月8日全腹MRI示术后改变,疗效评价SD。年6月21号复查全腹MRI:1、肝转移切除术后、射频消融治疗后:病灶未完全灭活,实性成分较前稍增大;2、右腹壁结节,转移不除外。疗效评价为PD。
于年6月21日~年8月2日予贝伐珠单抗+奥沙利铂+雷替曲塞方案治疗4周期,疗效评价SD。
思考要点
1、初始治疗决策
根据疗前各项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结果,患者为初始不可切除同时性乙状结肠癌(左半结肠)肝转移,且KRAS突变型。为此,原拟予全身姑息化疗配合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全身治疗方案。
2、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安全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wh/9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