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晚上总是不睡的人,或多或少会觉得,后半夜的灵魂简直如同脱了缰的神兽,让人不能自已。睡觉,就是浪费。
每一个晚上总是到点必睡的人,大多是因为“不行了,眼睛实在困得睁不开了……”死撑着不睡,第二天整个人会报废。
那么,世纪难题来了,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到底哪个更好?
无论早晚,规律生活至上
在讨论“究竟早睡早起好,还是晚睡晚起好”的问题之前,“夜猫党”和“早睡党”似乎共同认可的一点是:无论早睡晚睡,作息都要规律。这是因为:
1.不规律的作息,比如「睡得少」「睡眠时间完全没有规律」,都会影响健康,而且这个影响会持久存在,不是「补一觉」就能解决的。
记性变差:转身就忘事儿;
变笨:注意力很难集中、记不住东西,学习能力变差;
变胖、变瘦、脸色变差:内分泌系统紊乱,各种激素水平不稳定,代谢率也随之发生改变;
心脏疾病风险增加:总感觉心跳很快或胸口发闷,可能会发生窦性心动过速;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上呼吸道症状,比如咳嗽、咳痰等。
.每个人生活环境不一样,昼夜节律也在发生变化,适合所有人的作息时间表并不存在,首要的还是拥有适合自己的规律作息。
说到早睡晚睡,这里必须提到一个新的概念:“授时因子”。
常见的授时因子包括光线、温度、社交活动以及药物调节等,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对人的昼夜节律产生影响,进而带来上文提到的多种健康问题。
但要让所有人都按照统一的作息标准来实现所谓「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极其不现实的。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授时因子就会产生差异,进而导致每个人的昼夜节律也在经历改变。
比如,对于孩子而言,做数学题正确率最高的时间是早晨;而对年轻人来说,数学能力的高峰却是晚上。由于孩子和年轻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昼夜节律也有区别。
换句话说,无论晚睡早睡,一定要规律,哪怕你稳定地把整个作息周期都黑白颠倒了,也好过总是一天晚睡一天早睡的生活。
但是,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以后可以肆无忌惮地调整自己的作息规律了呢……
只要规律,早睡晚睡都一样吗?不,不一样。
让我们回到“授时因子”上。任何光照和温度的改变,都可以对昼夜节律造成影响。
没错,前面是说现在很难制定“相对标准”的作息时间,但自然光照和温度也是我们难以控制的。在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的双重影响下,人很容易出现昼夜节律紊乱。
除非你能完全隔绝随着自然变化而变化的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不然还是乖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吧。
必须熬夜,该怎么办?不过熬夜对一些人来说,常常是无奈之举,比如必须上夜班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获得高质量的睡眠呢?
1.最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同时不要有过多心理压力。
.尽量隔绝外部光源,保证室内温度恒定,减少外部授时因子的影响。
入睡时尽量减少各类「授时因子」对你的干扰,保持生物节律的稳定。
3.均衡的饮食习惯、医院体检、足够的户外锻炼都可以成为优质睡眠和身体健康的有力保证。
*内容来源:丁香医生FM93交通之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郑华国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