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五脏之一。中医所说的心比西医学意义上心脏范围要广,比如“神志”亦属“心”的范畴。
常见的与心有关的病症包括:功能欠佳、睡眠欠佳、神志减弱、精神疾患。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心跳间歇。这属于心脏功能欠佳。如果被诊者的心跳有间歇,即每跳几次或十几次有一次停跳,就可以肯定其心脏存在问题。间歇的频率越高,问题越严重。
根据笔者的经验,间歇可以由两种原因引起。一种是心阳不足,而这往往与全身性的阳气不足有关。
如果被诊者心脉儒弱,伴有间歇,脾脉和肾阳脉也表现儒弱,基本上可以肯定其有心阳不足型的心脏疾患。
对于此类疾患,将补阳药、活血药和养心安神药结合使用,通常会取得很好的疗效。
间歇的另一种原因是心脏功能缺陷,比如有心肌梗塞的历史。
在后一类情况下,被诊者可能并没有明显的不适感。由于属于陈旧性疾患,在治疗上不一定作为当前治疗的重点,可以与其他病症一并调理。
2、心跳过速或过缓。这也属于心脏功能欠佳。正常的心跳速度应该在每分钟60-90之间,高于90为过速,低于60为过缓。
心跳过速会使心脏处于疲劳状态,不利于心脏的健康。心跳过缓会导致全身的供血不足。
心跳过速,除了某些特殊体质外(例如心脏瓣膜不全),通常是血热所致,故滋养阴血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心跳过缓的一般原因是阳气不足或阴寒之气聚于心脉所致,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是补阳和活血。
3、睡眠欠佳。长期失眠对人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对许多人来说,长期失眠是其患抑郁症的直接原因。
多数人的失眠由心火过旺引起,属于实性失眠。在切脉时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应主动询问其睡眠情况。
心火过旺在脉象上的表现是心脉过实,有的为洪大,有的为玄实,有的为玄细。
对于实性失眠,在治疗上,应采用将滋养心阴、清除心火、安神补心相结合的方法。
有的人失眠是由“心气不足”所致,即气血不足导致的“心失所养”。这属于虚性失眠。其脉象为儒脉甚或无脉。治疗上应采用气血双补的方法并佐以安神养心的药物。
4、神志减弱。此种情况通常发生于中老年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反应迟钝、思维缓慢、动作笨拙、记忆力严重减退等,严重的可演变为西医所谓的"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症)症状。
此类症状是大脑发生退化的结果,发病机制与肾虚,特别是肾阳虚有关。其脉象表现为两侧迟脉虚弱。在用药上,以确认肾虚为前提,以温补肾阳、气血双补为主要方法,坚持服药,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5、精神疾患。尽管此类病症可以有遗传和外部刺激等多种原因促成,但其往往会有中医所谓的阴阳失衡方面的原因。如果找出了这方面的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就能获得疗效。例如,如前所述,严重的失眠可以导致精神抑郁,如果解决了睡眠问题,精神抑郁的症状即可缓解或治愈。
赵先生诊疗记录
症状:(1)长期难以入睡,或勉强睡到后半夜2-3点。(2)精神恍惚,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能胜任目前工作。(3)常感心中有火,烦躁不安。
脉象:各脉均有洪、玄、实之象,且重按有力。
处方一:熟地20克生地15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丹皮15克泽泻10克青蒿10克地骨皮10克白薇10克茵陈10克(后下)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郁金6克五味子6克酸枣仁10克柏子仁10克远志6克夜交藤10克杜仲10克续断10克桑寄生10克菟丝子6克炒白术15克党参15克炙甘草10克青陈皮各10克香附10克佛手10克麦冬15克黄芩10克生山栀子10克
每付服3天
7月24日
处方二:熟地30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丹皮15克泽泻10克青蒿6克地骨皮6克白薇6克茵陈10克(后下)柏子仁10克郁金6克五味子6克酸枣仁10克远志6克夜交藤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杜仲10克续断10克桑寄生10克肉苁蓉10克炒白术15克党参15克生黄芪15克炙甘草10克青陈皮各10克香附10克佛手10克麦冬10克黄芩10克生山栀子10克
每付服3天
9月29日
疗效:“处方一”服后睡眠改善,但感觉身冷畏寒。改为处方二后感觉舒适,睡眠进一步改善,身体状况全面好转,不久后恢复正常工作。
分析:
(1)此为阴虚内热导致的精神系统疾患。心主神志,心火炽盛则精神难安,导致夜不能寐,神志不宁。脉玄为肝旺之象,木生火,肝木旺则心火盛。脉玄实而重按有力为热入营血之象。肝藏血,血热则肝旺。因此,血热木旺是发病的主因。
(2)处方一之中,六味地黄汤(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滋补肾水,以肾水接济心火;青蒿地骨皮白薇,透血分之热;茵陈为凉肝之药;四物汤(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滋养阴血;郁金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夜交藤,降心火,敛心阴,益心智;杜仲续断桑寄生菟丝子,温补肾阳;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温补脾阳;青陈皮香附佛手,疏肝理气;麦冬黄芩生山栀子,平息肺火。
由于“处方一”服后感觉略嫌寒凉,处方二减少了若干寒凉药的分量,又增加生黄芪温补肺气。
(3)方中滋阴、清热、养血、理气之药,加上养心诸药,形成巨大合力,直攻血分之燥和肝经之热,使内热得清,肝血得养,心火得平,心气得抚。
(4)此方在加入较多寒凉药物的同时,又加入多味温肾补脾之药,其医理为:其一,尽管脉象显示,该被诊者的火气很旺,但从其“重按有力”的脉象看,其有余之火实为肝火内热,表阳之气并不充实。如果一味投入寒凉,必然伤其脾肾之阳。其二,阴阳互跟,阳生阴长,补其阴必扶之阳。
用药的玄机在于,投入的温热之药与寒凉之药的比例。其所依靠的,是处方的经验以及与被诊者之间的随时沟通和适时调整。这里的经验,特别指处方者对各味药的药性的把握和感觉。
蒲公英写于年11月25日
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北京哪间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