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指人工植入心脏起搏器,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是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方法,特别是治疗重症慢性心律失常。同时应用心脏埋藏式除颤器成功地治疗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并应用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符合一定条件的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英文名称:cardiacpacemakerimplantation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起搏器类型
1、根据起搏心腔分为
1)单腔起搏器:起搏电极导线单独植入右心房或右心室;
2)双腔起搏器:起搏电极导线分别植入右心房和右心室;
3)多腔起搏:如三腔(右心房和双心室),起搏电极导线除常规植入右心房和右心室外,通常尚需通过心脏静脉植入电极导线起搏左心室。
2、根据起搏生理效应分为
1)非生理性起搏:只是保证心室按需起搏,而房室电机械活动不同步。实际上,起搏治疗都不可能是完全生理的。故严格地说,所有的心脏起搏器都是非生理性的。
2)生理性起搏:即尽可能模拟窦房结及房室传导系统的生理功能,提供与静息及活动相适应的心率并保持房室同步。
3、根据是否具有频率适应功能分为
1)非频率适应性起搏器
2)频率适应性起搏器
4、选择类型
1)对具体患者选择何种起搏器是临床医师经常需面临的问题,需结合患者的年龄、心脏疾病及所合并的疾病、经济状况及患者的整体一般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
2)单一的心室起搏己不再被推荐,而双腔起搏以普遍认为可接受的价格增加了生存期校正的生活质量。
功能介绍
1、起搏器的自动化功能
1)起搏器植入后可自动定期记录、搜索患者心律和起搏器工作状态,然后将这些大数据综合、归纳、分析,做出判断后自动调整起搏参数以适应患者的需要,不再需要人为进行干预。
2)当然,这些自动化功能也需要进行人工随访以确定其工作方式的正确性。
2、频率适应性起搏
1)在极量或次极量运动时,心排血量的增加主要依靠心率的增加,尤其是老年人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储备下降)。
2)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可通过感知体动、血pH值判断机体对心排血量的需要而自动调节起搏频率,相应增减起搏频率,从而改善心脏变时功能不全患者的运动耐量。
3)频率适应起搏适应证主要为心脏变时功能不全。窦房结变时功能不全和慢性心房颤动合并明显缓慢的心室率是频率适应性起搏的主要适应证。
4)但心率加快后心悸等症状加重,或诱发心衰、心绞痛症状加重者,不宜应用频率自适应起搏器。
植入方法
1、临时心脏起搏
1)有经皮起搏、经食管起搏、经胸壁穿刺起搏、开胸心外膜起搏和经静脉起搏等5种方法。目前多选择后者。
2)应用于预测短期可恢复正常心律的一过性缓慢型心律失常或过渡为永久性心脏起搏的措施。
2、永久心脏起搏
目前绝大多数使用心内膜电极导线,技术要点包括静脉选择、导线电极固定和起搏器的埋置。
1)静脉选择:通常可供电极导线插入的静脉有浅静脉有头静脉、颈外静脉,深静脉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颈内静脉。通常多首选习惯用手对侧的头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如不成功,再选择颈内或颈外静脉。
2)电极导线的放置:根据需要将电极导线放置到所需要起搏的心腔,一般采用被动固定,也可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
3)起搏器的埋置:起搏器一般均埋于电极导线同侧的胸部皮下。将电极导线与脉冲发生器相连,把多余的导线近肌肉面、起搏器近皮肤放入皮下袋。
简而言之,方法是将电极导线从手臂或锁骨下方的静脉插入,在X线透视下,将其插入预定的心腔起搏位置,固定并检测。然后在胸部埋入与电极导线相连接的起搏器,缝合皮肤,手术即可完成。
适应证
人工心脏起搏分为临时和永久两种,它们分别有不同的适应证。
1、临时心脏起搏适应证
临时心脏起搏是一种非永久性植入起搏电极导线的临时性或暂时性人工心脏起搏术。起搏电极导线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起搏器均置于体外,待达到诊断、治疗和预防目的后随即撤出起搏电极导线。如仍需继续起搏治疗则应考虑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任何症状性或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心动过缓患者都是临时心脏起搏对象。
临时心脏起搏的目的通常分为治疗、诊断和预防。
1)治疗方面
(1)阿-斯综合征发作:各种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洋地黄或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引起的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衰竭而导致的心脏停搏并出现阿-斯综合征发作,都是紧急临时心脏起搏的绝对指征。
(2)心律不稳定的患者在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之前的过渡。
(3)心脏直视手术引起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4)药物治疗无效的由心动过缓诱发的尖端扭转型和(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2)诊断方面:
作为某些临床诊断及电生理检查的辅助手段,例如判断:窦房结功能;房室结功能;预激综合征类型;折返性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
3)预防方面
(1)预期将出现明显心动过缓的高危患者,常见的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某些缓慢心律失常、心脏传导系统功能不全的患者拟施行大手术及心脏介入性手术、疑有窦房结功能障碍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心律转复治疗、原先存在左束支阻滞的患者进行右心导管检查时。
(2)起搏器依赖的患者在更换新心脏起搏器时的过渡。
2、永久心脏起搏适应证
1)严重的心跳过慢:心脏停跳3秒以上或心率经常低于40次,尤其是出现眼前发黑、突然晕倒的患者,应该植入起搏器。这也是起搏器最主要和最初的治疗范畴。
2)心脏收缩无力:如符合条件的药物治疗无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可以在心脏各部分安装多个起搏器,同步产生多个电刺激命令,帮助心肌收缩。
3)心跳骤停:心脏停止跳动数分钟就能致死,一些疾病可引发心跳骤停或致命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可以安装具有除颤器功能的起搏器,能恢复心脏有规律的跳动。
4)在某些心脏病综合治疗中如颈动脉窦高敏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特发性Q—T延长综合征、预防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等,起搏器还是不可或缺或唯一的治疗手段。
3、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患者的意愿、经济状况等由负责医师做出是否需要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决定。
并发症
多数并发症如术中仔细操作应当可以杜绝,有些则难以完全避兔。发生率与植入医生的经验密切相关。
1、与植入手术有关的并发症
如心律失常,局部出血,气胸,误入锁骨下动脉;较少见的如心脏穿孔,感染,膈肌刺激等。
2、与电极导线有关的并发症
如阈值升高,电极脱位与微脱位,电极导线折断或绝缘层破裂。
3、与起搏器有关的并发症
如起搏器综台征,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治疗白癜风哪里效果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