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张XX,女,68岁,以“间断心慌4月余,再发1天”为主诉,诊断为:1、心律失常,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于年11月25医院心病三科住院。入院后症状频繁发作,心率高达次/分,查心电图:室上性心动过速,考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主管医生田东奎与科主任李朝辉了解病情后,建议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与家属沟通后,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于年11月27日下午在局麻下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
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是在一个有特殊设备的手术间进行。导管室工作人员通常包括电生理医生、助手、护士和技师。患者躺在X光检查床上,医务人员将各种监测装置与患者身体连接,并将患者身体用无菌单盖住,医务人员穿戴上无菌手术衣和手套。首先导管插入部位(腹股沟、手臂、肩膀或颈部)的皮肤消毒,局麻药进行局部麻醉;然后用穿刺针穿刺静脉、动脉血管,电生理检查导管通过血管插入心腔。
心脏电生理检查所用的电极导管长而可弯,能将电信号传入和传出心脏。电极导管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动,并发放微弱的电刺激来刺激心脏,以便诱发心律失常,明确心动过速诊断,然后医生通过导管找到心脏异常电活动的确切部位,再通过消融仪发送射频电流消融治疗,从而根治心动过速。
这种方法不开刀、创伤小,成功率极高,目前已经成为根治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心脏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脏、心腔的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记录性技术。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会造成机体的危害,主要是用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房颤等。
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过程患者感受
整个过程患者一般处于清醒状态,有时医生会用镇静剂来缓解患者紧张,患者会全程监护。电生理检查一般不会引起疼痛,导管行进于血管和心腔时患者不会有感觉。检查时医生可能会用微弱的电流刺激心脏,患者不会感觉到这些电脉冲,往往会诱发出心动过速,感觉和以前发作时一样,告知医生即可。这些操作风险很小,相对而言很安全。
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各项心电指标正常,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患者未再出现心慌不适,目前患者已痊愈出院。
射频消融术前注意事项
1、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一般需要住院进行,需要常规实验室检查。2、饮食注意事项:手术前6-8小时内不要进食进饮。3、告诉医生所用药物的名字和剂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前3-5天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4、告诉医生对药物过敏情况。
射频消融术可能并发症
血管穿刺并发症包括局部出血、血肿、感染、气胸、血栓形成、栓塞等,导管操作并发症包括主动脉瓣返流、心肌穿孔、心包填塞等,放电消融并发症包括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等。
射频消融术后注意事项
1、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须按照医嘱卧床静养,静脉穿刺处沙袋压迫6小时,动脉穿刺处沙袋压迫8-12小时,并患肢制动,注意观察是否出血,卧床期间给予易消化饮食。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密切观察心率和心律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向医生汇报,必要时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胸片等检查;2、射频消融术后需要抗凝治疗,一般需要1-3个月的抗凝药物,具体视患者的心律、年龄和全身情况而定。
心病三科
医院心病三科位于西住院部一楼,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为一体的心血管专科,是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中心新密市中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基地,高血压精准用药管理分中心,目前科室开放床位31张,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服务一流的医护人员团队,共有医师7名,硕士研究生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护士12名。
医院心病三科建成以高血压中心为主体,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为特色,涵盖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手术、运动、康复、心理疏导的综合治疗系统。
诊疗范围: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等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尤其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等急危重症患者。
科室李朝辉主任
往期回顾
厉害了!医院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ELUXEO胃肠镜系统
医院在“病理切片室间质评”活动中获省级专家提名
胃肠无痛无创检查——磁控胶囊胃镜
编辑丨马蓉娟
审核丨申红娟
供稿丨心病三科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