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自律性的加强是指起搏细胞放电频率的增加。这种情况与4相坡度增加、跨膜静息电位差减小或者阈电位朝负向偏移有关,见下图。
以上为窦房结内起搏细胞控制激发频率相关机制。A)正常窦房结激发频率。B)4相坡度增加。C)阈电位更低(负值增加)。D)4相去极化是跨膜电位差更小。起搏细胞去极化频率增加通常是上述几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常情况下,窦房结是主导起搏细胞,但某些情况下,次级起搏细胞频率会超过窦房结频率。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处与离子相关的正常自律性增强机制包括“非常规”离子流幅度增加、3相末期外流钾离子减少,钙离子流增加(通常是肾上腺能刺激的结果)。低血氧和低血钾通过抑制钠钾离子泵的活性,进而减少舒张期跨膜电位差,也会导致正常自律性的加强。正常自律性增强会导致窦性心动过速和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特征见下表。
例如:
上图为十六岁雄性京巴犬在12导联(I、II、III、aVR、aVL、aVF、V1、V2、V3、V4、V5、V6)中,50mm/s,10mm/mV条件下获取的心电图,可见心率为bpm,典型的P波和窦性轴(+75°)、正常PQ间期和QRS波群,为窦性心动过速。
例如:
上图为十四岁雄性家养短毛猫在六导联(I、II、III、aVR、aVL、aVF)中,50mm/s,10mm/mV条件下获得的心电图,可见心率为bpm,典型P波和窦性轴(+60°)、正常PQ间期和QRS波群,为窦性心动过速。
例如:
上图为四岁雌性灵缇犬在六导联(I、II、III、aVR、aVL、aVF)中,50mm/s,5mm/mV条件下获取的心电图,可见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激发频率为bpm。P波电轴下至上偏移(-90°),P’Q间期70ms,QRS波群变窄至55ms,1:1房室传导。
下期预告:异常自律性或去极化引起的自律性
Reference
《ElectrocardiographyoftheDogandCat,DiagnosisofArrhythmias,2ndEditio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