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各种心脏病都会导致心律失常。心脏病的性质及病情轻重都会左右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病情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发生的概率比较高,通常表现为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如果心脏病病情较轻,则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低,表现为良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脏病的并发症
各种心脏疾病都会导致心律失常,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心脏疾病。
1.冠心病
大多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房传导阻滞等病症,还包括各种类型的早搏(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状况。
2.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会引起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症状。
3.心脏扩大、高血压性心脏病
很容易引发心房颤动、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甚至可能引起阵发性室速等。
4.先天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表现的方式不一样。房间隔缺损,常常会患有不完全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带;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常出现的病症为室性早搏。
5.二尖瓣脱垂
容易引发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和房颤,有时还会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等。已经出现房颤等心律失常疾病的患者,要尽量减少其发作。
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
1.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病变侵害了心脏的传导系统和窦房结,这样很容易导致心律失常,因此心律失常几乎见于各类心脏病。
2.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水、电解质失去平衡。心脏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比较紊乱,心脏的离子失去了平衡,这些情况都会引起心律失常。
3.全身性或其他系统疾病。如创伤、代谢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心脏导管检查等,这些疾病都会引发心律失常。
4.正常人在情绪激动或受到惊吓、心里忧郁、饮浓咖啡、饮酒等情况下,都会引发窦性心动过速或期前收缩。很多人都会发生心律失常,但中老年人更易发生心律失常。
老年人心律失常有哪些特征
1.老龄变化老龄心肌的生理和生化变化,都会改变心肌的正常生理性质,从而产生较高的兴奋性、较慢的传导。
2.生理变化老年人经常会出现二氧化碳潴留,能增加心肌兴奋性,同时会促进心律失常。
3.心肌疾病窦房结动脉或者其他发源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房缺血及纤维化、炎症等,都会引起心律失常。由冠心病引发的心室扩大、心肌梗死,会导致心室过度牵张,缺氧和钾积蓄,动作电位也随之改变,从而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心室肌缺血,受损心室肌和正常心肌间的电生理不均匀性,容易诱发折返,而引起反复发作或持续的室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会产生哪些影响
如患者平时比较健康,心率失常引起脑血流量减少,会出现一过性脑缺血,有些患者甚至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是,若是老年患者,原有脑动脉硬化,脑部血流量已经减少,这时一旦发生心律失常的话,那么脑血流量就会更少,从而加重脑缺血症状,患者往往出现晕厥、抽搐、昏迷等现象。情况严重时会出现一过性或永久性脑损害征象,如失语、失明、瘫痪等。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要学会平静对待挫折,避免情绪激动。情绪激动很容易导致心律失常,不利于身心健康。
健康小贴士
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常常在同一时间出现,且互相影响,给患者带来十分严重的伤害。所以,患者应该学会了解这些疾病,认识它们,从而做好预防措施。另外,如果已经患有心脏病的话,应该注意平日的生活方式,保证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冠心病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用积极的思想面对生活中的不愉快。良好的心情有助于病情的恢复,所产生的防治效果不亚于药物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