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是诊断许多类型心脏疾病的基础和依据,临床应用广泛,是很多临床科室都会采用的常规诊断技术。
对于心电图中密集的格子和波动的曲线,很少有人能够看懂,而看懂心电图的前提则是全面了解心电图各部分的组成和意义。
心电图图纸的构成小方格
规律出现的波形
罗马数字、字母或字母加数字:
I、II、III、avR、avL、avF、V1-V6
认识心电图小方格子为正方形,边长为1mm
纵坐标为电压,一般说来,一小格为0.1mv
横坐标表示时间,与走纸速度有关,一般情况下,走纸速度为25mm/s时,一小格为0.04s,每25个小方格可以构成1个大方格,大方格依然是一个正方形,横坐标代表的是0.2s的时间,纵坐标代表0.5mv的电压。
心电图波形是整个心脏(全部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在体表的电位变化情况的记录。
导联导联的含义:
临床心电图的信号主要从体表采集。
如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一定距离的任意两点,可测出心电的电位变化,此两点即构成一个导联。
两点的连线代表导联轴,具有方向性,方向由正极所在方决定。心电图机本身已设定了探测电极的正负性。
临床常用的心电图导联共12个:
十二肢体导联=肢体导联(6)+胸前导联(6)
标准肢体导联(双极导联和加压单极导联)
双极导联:I、II、III
加压单极导联:avR、avL、avF
标准胸前导联(单极导联):V1-V6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1.P波:一组波群中总是最先出现的小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产生的电位变化。可以有多种形态。
2.PR间期: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早的QRS波起点。
3QRS波群:
1)Q波:R波之前的负向波
2)R波: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向波
3)S波: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
4.QT间期:最早的QRS波起点至最晚的T波终点,QT间期测量应选取12个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
5.T波:继ST段后的一个单波,代表整个心室的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与P波类似,T波也有多种表现形态。
更多波段分析学习请登录注册人卫慕课《诊断学-心电图篇》课程
内容来自人卫慕课
医院
《诊断学-心电图篇》
赞赏
长按白癜风专科诊疗医院白癜风好了应该要注意什么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wh/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