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原理:当心肌细胞一端的细胞膜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时,其对钾、钠、氯、钙等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细胞膜内、外正、负离子的流动(主要是钠离子的内流),使细胞膜内外正、负离子的分布发生逆转,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出现除极化(depolarization),使膜外侧具负电荷而膜内侧具正电荷,即产生动作电位(dipole)。

      

正常心电活动始于窦房结,并从此发出冲动,循此特殊传导系统的通道下传,先后兴奋心房和心室,使心脏收缩,执行泵血功能。这种先后有序的电兴奋的传播,将引起一系列的电位改变,形成心电图上相应的波形。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心电图:

一、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特征:

1.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且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

2.多发的窦性静止或严重的窦房阻滞。

3.明显的窦性心动过速而常出现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故亦称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

二、心房颤动

心电图特征

1.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且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

2.多发的窦性静止或严重的窦房阻滞。

3.明显的窦性心动过速而常出现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故亦称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

三、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1.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且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

2.多发的窦性静止或严重的窦房阻滞。

3.明显的窦性心动过速而常出现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故亦称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

四、室性早搏

心电图特征

1.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增宽变形,QRS时限常>0.12sec,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2.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P波之间的间隔等于正常P-P间隔的二倍);

3.提早出现的QRS波前无P波,而窦性P波可巧合于早搏波的任意位置上。

五、心房扑动

心电图特征:无正常P波,代之连续的粗齿状F波。F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

护士资格证考前辅导班QQ客服

咨询热线-

QQ交流群1群、

2群、3群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赞赏

长按







































中科UM-D
苏孜阿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wh/69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