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
首都医科医院心脏中心吴永全孙志军一个月前,68岁的张大爷突然感到左侧肢体无力、头晕,医院看急诊,结果被急诊医生收入院了。住院后,医生诊断张大爷患了急性脑梗死。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一个月后,张大爷好转出院,但仍遗留有左下肢活动无力的后遗症。这已经是张大爷近2年因为急性脑梗死第3次住院治疗了。其实,张大爷出现阵发性心慌7年了,平时还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一直服用降压药和胰岛素控制血压和血糖,但张大爷对阵发的心慌一直没有重视,由于逐渐适应了心慌症状,于是,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这次住院,医生明确告诉张大爷他患了心房颤动,急性脑梗死就是长期的心房颤动没有及时治疗所致。这次,张大爷下决心听从医生的建议,规律服药治疗房颤。房颤带来三种风险1.脑栓塞:房颤的严重并发症有脑栓塞,大多由于左心房的血栓脱落所致。如果房颤患者同时伴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或经过人工瓣膜置换术,其发生脑栓塞的风险更高。目前大约每6位脑卒中患者中就有1位是房颤患者。2.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与房颤互为因果,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房颤的几率增加,而房颤则能使心力衰竭进一步恶化。有研究显示,房颤可使心力衰竭患者4年内的死亡风险增加52%。3.心肌缺血:房颤尤其是快速房颤,可使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使冠心病患者死亡风险增加1倍以上。有慢性房颤的患者比没有房颤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增加。张大爷正是由于多年的房颤没有得到及时诊治,延误了病情,导致反复发生急性脑梗死,并留下后遗症。如何控制房颤1.病因治疗:少数情况下,房颤的病因比较明确,例如甲亢、急性酒精中度、药物及应激等可以导致房颤。对于此种情况,首先应进行房颤的病因治疗。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有效祛除或者控制房颤的诱因或者并存疾病后,虽然有些患者房颤可能会自行消失;但大多数情况下,房颤仍会继续发作。2.药物治疗:预防血栓栓塞:主要对老年、合并瓣膜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糖尿病等患者使用华法林或新型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等)进行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尤其是脑栓塞的发生。控制心室率:对于高龄老人、不能耐受射频消融术以及曾经行房颤复律失败的慢性房颤患者,可以考虑应用洋地黄类、β受体阻断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如合心爽)等药物控制房颤时的心室率,通常静息时房颤心室率控制在80~90次/分之间,轻度活动时心室率在次/分左右比较理想。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这类药物主要有胺碘酮、决奈达龙、索他洛尔、普罗帕酮及莫雷西嗪等。转复窦性心律的药物多需要长期服用以维持窦性心律,但这类药物多副作用明显甚或有的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可增加死亡率,且维持窦性心律的成功率不足50%,多表现为使用初期有效,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药物效用降低或失效。其中临床常用的可达龙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较大剂量服用可致肺纤维化肝功能损害、角膜色素沉积,光过敏等其它副作用。预防新发房颤或房颤复发:主要指对房颤患者常见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高胆固醇血症等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断剂以及他汀类药物,从而有助于有这类基础性疾病患者预防新发房颤或房颤复发。3.导管消融治疗。4.左心耳封堵治疗。房颤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1.房颤患者应戒烟、限制饮酒、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适度锻炼,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一些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2.在服用一些非处方药物时应谨慎,因为某些治疗感冒的药物中可能含有刺激物,这些物质可能导致不规则心律,服用前应当询问医生或阅读说明书,看是否适合自己。3.服用华法林、可达龙等药物或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应定期门诊随访,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如INR),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和超声心动图等。张大爷患有房颤、高血压、糖尿病,反复多次脑栓塞,因此需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医院抽血化验INR,维持INR在2.0~3.0之间。同时,张大爷应该使用相应的药物使血压、血糖严格控制在目标水平之内。《大众健康》杂志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每天健康多一点!大众健康dazhongjiankangzazhi长按识别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白癜风医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wh/3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