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发音相同,但是心率和心律,可完全不是一码事儿!
·心率
心率,顾名思义,是心脏跳动的频率;而频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某件事情的发生次数。两者合一,心率就是心脏在一定时间内跳动的次数,代表着心脏跳动的快慢。
这里的一定时间,医学上以“分钟”为单位,心率也就是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健康成年人在安静时的心通常为60-次/分。心率会因年龄、性别、体能水平和生理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女性普遍比男性略快,三岁以下儿童的心率常在次/分以上,而老年人则偏慢。
若心率快于次/分,在医学上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多出现在参加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精神过分紧张、情绪异常激动、大量饮酒等情况下。病理性的则见于发热、缺氧、贫血、心衰、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情况。
若心率慢于60次/分,则为心动过缓。这种情况多见于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是他们的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的,不需要治疗。病理性的心动过缓则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高钾血症、心脏传导系统退化以及患有某些心脏疾患等等。出现病理性的心动过缓或过速,医院就诊,以便尽快查明原因,尽早进行治疗。
·心律
心律,则是心脏跳动的节律;节律的含义包括物体运动的节奏和规律。所以,心跳的节奏和规律,合在一起,简称心律。
心脏跳动是由“窦房结”发起的。窦房结发出信号刺激心脏跳动,频率每分钟约为60-次;冲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传导时间恒定。所以健康人的心律应该是比较均匀的。
有些健康人的心跳节律随着呼吸会有一定的变化,我们通常称之为“窦性心律不齐”。它主要表现为吸气时心跳次数增加,呼气时心跳次数减慢,其快慢周期恰好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屏气时心律转为规则。这种随呼吸变化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担心,也不用治疗。
无论是心跳起源部位、心搏频率、冲动传导等任意一项发生异常时,就会发生心律失常。由此可见,心律是除了包括心跳频率(即心率),还包括心脏跳动的是否整齐规律。对于有心脏病的人,或者因为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过度疲劳、严重失眠等,都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综上所述,对于“心率”和“心律”,正确的用法是:心率过快、心率过慢(每分钟心跳的次数过多/少),心律不齐(心脏每次跳动的时间间隔不一致)。
祖凌云主任医师副教授
北医三院心内科出诊时间周一下午(高血压门诊)周三下午周四下午擅长疾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心力衰竭/心脏病
长按白癜风传染专业治疗皮肤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