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化疗引起的免疫抑制可以激活肝炎病毒的复制,因此,李萍萍强调,患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不论其病毒载量是否大于正常,在化疗前就应开始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并且至少维持到化疗结束后3~6个月

1、心脏毒性,蒽环类居首

北京大学肿瘤中西医结合科教授李萍萍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脏毒性差别较大,有的是可逆的,有的即使停药仍可造成纤维化或肝硬化存在肝脏基础疾病的肿瘤患者,化疗可能使肝病加重,建议同时对肝脏基础疾病进行治疗

在临床使用中出现心脏不良反应的抗肿瘤药物有蒽环类抗肿瘤药、环磷酰胺、顺铂、氟脲嘧啶、长春新碱、紫杉醇等,临床表现包括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低血压或高血压等症状,甚至诱发患者心力衰竭,导致猝死的严重后果

其中,蒽环窦性心动过速病因类抗肿瘤药物致心脏毒性的表现最为突出如多柔比星(阿霉素)用药早期可出现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心功能紊乱和心肌肥大等临床症状;长期用药容易引起剂量依赖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为各种心律不齐,心室功能明显受损

心、肝、肺、肾等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担负着新陈代谢、维持生命的重要作用抗肿瘤药物可对这些器官产生多种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如果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

抗肿瘤药物同样须经过肝肾代谢,因此其毒性作用常可影响肝功能,通过以下3种途径引起肝脏损害:1.直接损伤肝细胞;2.使肝脏的基础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加重;3.由于潜在的肝脏疾病改变了抗肿瘤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延长,增加化疗毒性

:杜窦性心动过速病因兆阳

李萍萍介绍,临床上预防多柔比星心脏毒性的措施主要包括:1.限制累积剂量,把总剂量控制在400mg/m2以下,因为严重的不可逆的毒性反应通常与累积剂量相关2.换用心脏毒性相对较小的新一代药物,如表柔比星、吡柔比星、去甲氧柔红霉素等尽量不与对心脏会产生毒性的其它抗癌药物(如大剂量环磷酰胺)合用3.给药方式改为脂质体静滴,利用脂质体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差异,降低其在心脏和胃肠道等敏感器官中的浓度4.合用心脏保护剂,如自由基清除剂右丙亚胺等

但是,李萍萍提醒,由于应用抗肿瘤药物出现肝损害导致黄疸者,其预后较差;即使应用护肝药物,在出现急性肝衰竭时,死亡率仍高达80%以上因此,一旦出现肝损害,应停药或减量,大多数患者的肝功能在停窦性心动过速诊断药后可以恢复正常(化疗药物对肺、肾的损害及处理将于下期为您讲述,敬请留意)

2、肝脏毒性,预先抗病毒+护肝药

抗肿瘤药物副作用大 小心患者的小心肝

北京大学肿瘤中西医结合科教授李萍萍提及,抗肿瘤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往往会对正常组织、器官造成一定损害,有些不良反应甚至有累积效应,临床选药时须格外关注其不良反应,警惕不良后果抵消治疗获益

针对肝脏毒性,目前临床尚缺乏特异性护肝药物,可考虑应用有抗氧化作用的药物(促进反应性代谢产物的清除)如还原型谷胱甘肽,或保护和修复细胞膜的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等


白癜风初期
北京白癜风到底能治好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zz/7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