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病人过来问我说:“医生,你看我的心电图好不好,上面写的窦性心律,我都窦性心律了,我是不是快死啦?”
窦——有盲端的孔道
确实,医学上的很多名称都比较古怪,那是因为现代医学是从西方传进来的,很多的文字其实是音译,比如说窦性心律的“窦”,可不像我们唱歌里面“蓝脸的窦尔敦”,这个窦房结是姓“窦”?
不是,它是一个英语叫“sinus”翻译过来的,为什么把它翻译成“窦”呢?因为窦是一个有盲端的孔道,两端都有出口的,一头进一头出的那叫隧道。有进口,没有出口,只有盲端的那叫窦道。
窦房结
窦房结就在右心房和上腔静脉交界的地方,有个凹进去的窦道,里面有一块心肌组织,它具有自律性,就是它会起搏,里面拥有可以让心肌活动起来的起搏细胞,就像一个自身带着起搏器或者发电机,由它这里发出的冲动,再经过我们心脏的传导束到达心脏的每个角落,那心肌经过电的刺激以后就会收缩,这就是心脏的电活动基础,而这个基础的源头就是窦房结。
所以只要是窦性心律,那说明这个起搏点是好的。
那么窦性心律会出现几种情况。
窦性心动过缓
第一种,叫窦性心动过缓。
它是一个正常的节律,但是心跳小于55或者小于60跳,我们说他可能心动过缓了,但是节律还是正常的,至于窦性心动过缓要不要紧呢,我以前也写过文章。
最简单的方法,你去跑步、走楼梯,如果心跳能够上升到90跳以上,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窦性心动过速
第二种情况,叫窦性心动过速。
它还是正常的窦房结发出来的节律,只不过心跳大于次了,我们就叫窦性心动过速。而窦性心动过速基本上就不是心脏科本身的问题,往往是全身各处的情况影响到窦房结,让它发出的冲动比较快,比如说发热了、跑步了,比如说甲亢了、全身的功能不良了。
当然,如果心脏本身的功能不良了,它也会窦性心动过速,但只占所有窦性心动过速里面的一小部分。
窦性心律不齐
第三种情况,叫窦性心律不齐。
这种心律不齐符合一个规律,吸气的时候心跳快一点,呼气的时候心跳慢一点,它和呼吸相关,但是又是窦房结发出的节律,所以叫做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往往见于青少年,所以当我有一次门诊碰到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儿,她说自己有窦心律不齐的时候,我开玩笑地跟她说:“这说明你还在青春期,小孩子才有窦性心律不齐。”
如果你已经是个中年人,如果你吸气的时候心跳反而慢,呼气的时候心跳快,是反过来的,那要查查血管--有没有心肌缺血的现象。
当然,窦性心律只是代表了它的起源点是正常的,它还可以合并其他异位的节律。
比如窦性心律伴早搏,窦性心律伴心肌缺血都是可以的,只是窦性心律不会合并房颤,因为房颤的时候它就不是正常的起源点了,它是心房的各种激动,已经干扰了窦房结的功能,所以叫房颤。
医学的要求严谨,所以医学上面的描述往往是客观事实的描述,不会写正常两个字。
但是如果你的心电图诊断上仅仅写的是个窦性心律,那可能确实没啥大事儿,不用过于感到恐慌。
长按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zz/1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