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5日,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中国房颤中心主办,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委会承办的“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规范化培训项目——南京站”在南京金陵饭店举行。江苏省近余名心律失常领域临床医师冒雨参加此次会议,共同交流心律失常临床诊治及药物选择方法。
此次会医院心内科主任宫剑滨教授主持。宫剑滨教授是全军心血管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南京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计委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冠心病介入专业培训与心律失常介入专业培训基地指导老师。
讲课专家强调:室性早搏患者选择治疗药物时应选择副作用低的药物。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既可抑制心律失常又可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明确指出:对于未合并或合并结构性心脏病的症状性室早患者,可考虑参松养心胶囊治疗(IIa/B)。同时参松养心胶囊具有多离子通道与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的作用,是有治疗房颤循证医学证据的中药,安全性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在年发布《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推荐参松养心胶囊。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具有一定优势。吴以岭院士基于中医“承制调平”思想,应用整体、系统的思维方法探索心律失常的治疗理念,提出从“抗律”到“调律”的干预策略。“调”与现代医学“治上游”的治疗理念相吻合,这种从“抗”到“调”的思维转变将可能成为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新突破。
医院心内科主任、全军心血管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宫剑滨教授主持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医院心肺疾病研究所所长曹克将教授做《室性早搏及非持续性室速的药物治疗》学术报告
南京医院心脏科教授,医院大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会器械治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会副主任委员邹建刚教授做《室性早搏和非持续性室速的治疗进展》学术报告
南京大医院中医科行政主任、南京市名中医、中华中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徐天舒主任做《基于循证的冠心病室性早搏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学术报告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胡大洋做《医疗保险与医保付费制度改革》学术报告
参会医师积极讨论
会议现场
据悉,“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规范化培训项目”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专业委员会、中国房颤中心、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共同主办,是国内首个针对室性早搏/房颤等常见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规范化培训项目。该项目计划今年在全国举办30场以上培训专场及巡讲,通过专题学术会议、疑难病例会诊,科室查房、大型健康义诊等多种方式,将心律失常诊疗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案进行普及推广,并真正用于临床,造福患者,进而推动基层心律失常规范化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