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
一、心电图分析方法和步骤
必须强调:要充分发挥心电图检查在临床上的诊断作用,单纯地死记硬背某些心电图诊断标准或指标数值是不行的,甚至会发生误导。只有熟练地掌握心电图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并善于把心电图的各种变化与具体病例的临床情况密切结合起来,才可能对心电图作出正确的诊断和解释。
1.结合临床资料的重要性
心电图记录的只是心肌激动的电学活动,心电图检测技术本身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还受到个体差异等方面的影响。许多心脏疾病,特别是早期阶段,心电图可以正常。多种疾病可以引起同一种图形改变,例如心肌病、心肌炎、脑血管意外等都可能出现异常Q波,不可轻易诊断为心肌梗死;又如V5导联电压增高,在正常青年人仅能提示为高电压现象,而对长期高血压或瓣膜病病人就可作为诊断左心室肥厚的依据之一。因此,在检查心电图之前应仔细阅读申请单,必要时应亲自询问病史和作必要的体格检查。对心电图的各种变化应密切结合临床资料,才能得出正确的解释。
2.对心电图描记技术的要求
心电图机必须保证经放大后的电信号不失真。采样率、频率响应、阻尼、时间常数、走纸速度、灵敏度等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号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描记时应尽量避免干扰和基线漂移。心电图检查应常规描记12导联的心电图,以避免遗漏某些重要的信息。描记者应了解临床资料及掌握心电图分析的基本方法。应根据临床需要及心电图变化,决定描记时间的长短和是否加作导联。例如疑有右心室肥厚或右心室心肌梗死时应加作V3R-V5R导联怀疑后壁心肌梗死应加作V7-V9导联。对于心律失常,要取P波清晰的导联,描记长度最好能达到重复显示具有异常改变的周期。胸痛时描记心电图发现有ST-T异常改变者,一定要在短期内重复描记心电图,以便证实是否为急性心绞痛发作所致等。
3.熟悉心电图的正常变异
分析心电图时必须熟悉心电图的正常变异。例如P波一般偏小常无意义;儿童P波偏尖由于体位和节律点位置关系,III、aVF导联P波低平或轻度倒置时,只要I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P波倒置,则并非异常QRS波群振幅随年龄增加而递减;儿童右心室电位常占优势;横位时III导联易见Q波;“顺钟向转位”时,V1甚至V2导联可出现“QS”波形;呼吸可导致交替电压现象;青年人易见ST段斜形轻度抬高;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出现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尤其女性;体位、情绪、饮食等也常引起T波振幅减低;儿童和妇女V3导联的T波倒置机会较多等。
4.心电图的具体分析方法
在进行心电图分析的时候,首先应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wh/11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