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有什么药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688851.html

▲灯火通明的南川区流调溯源专班

▲邬丹(左)和同事在核对信息

11月18日晚10点,南川区流调溯源专班办公室内灯火通明,流调人员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位上,此起彼伏的键盘声、电话声、交流声,办公室里热闹不已,这样的“热闹”场面已经持续数日。

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就是与病毒赛跑、默默守护这座城的流调人员。自11月3日南川区本轮第一管混管阳性报告以来,由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志愿者共80多人,组成流调溯源专班,全面追踪确诊患者及其密接者的活动轨迹。

追阳累昏到,醒来再请战

11月15日,还没出院的杨纶砥再次给单位领导打去电话,希望次日出院后,能立刻回到工作岗位上,领导拒绝了他:“好好休养,等身体彻底康复,我们等着你归队。”

11月3日,南川区出现本轮第一管混管阳性报告。当天凌晨五点半,“发现一管20:1混管阳性。”51医院的电话惊醒。作为南川区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调组组长的杨纶砥,负责统筹流调溯源工作。放下电话,他立即通知流调溯源小组全体成员集结,开始争分夺秒地“追阳”。

患者的出行方式、行程轨迹、视频监控……杨纶砥和同事们从涉疫数据中抽丝剥茧,在点滴细节中寻踪觅源,一份详尽的流调报告背后,是流调溯源人员对成千上万条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得出的结果。

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杨纶砥和所有流调小组成员都进入了闭环管理,不分昼夜地与病毒“赛跑”。

在累倒前,杨纶砥只休息了两次。第一次是在连续工作了40个小时后,流调溯源环节的工作理清了基本头绪,他在工作间隙眯了一个小时。第二次是在三天后,感到体力不支的杨纶砥和同事交代了工作,准备睡一会儿,结果醒来一看,有23个未接电话。

11月8日上午11点,“连轴转”了5天的杨纶砥突然一阵心悸,心跳加速,脸色煞白,同事赶紧扶他坐下,并拨打急救电话。杨纶砥说,当时他意识开始模糊,听不清声音,看不清人。

到医院时,杨纶砥还在喋喋不休,不想住院,让医生给他开点药吃就行。被医生拒绝后,他又给单位领导打电话申请出院,被领导一口驳回:“你现在的工作就是好好治疗。”

直到病情稳定后,杨纶砥才知道当时情况有多凶险。医院时,他的血糖值是正常数值的4倍,心率达到了平时的2倍。连医生都心有余悸:“好险,幸好来得及时,不然会出大问题!”

出院前一天,杨纶砥回岗的申请,再次被单位领导驳回。现在,他“被迫”休养在家,却依然时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fl/152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