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高血压在猫并不罕见,可看作一种疾病的标志,但本身也是一种疾病。患有心脏和肾脏疾病的猫,高血压为一种风险因子,需要积极控制。由于许多猫在其生命过程的某个点上会发生肾病,而且肾病是高血压的主要因素,因此高血压在8岁以上的老龄猫特别常见。血压(BP)在正常水平之上的慢性增加称为高血压。在理想状态下,猫的动脉全身性动脉血压/84mmHg(±15mmHg),在生理活动期间每天都会发生正常波动,这就是说至少每年应测定一次血压,每次连续测定3~5次,以确定个体的正常水平。如果没有这些灵敏的测定参数,如果血压值高于/95mmHg则转变为高血压。在测定结果较高时,应多测定几次以证实是否为高血压或是个体的变化所造成。在兽医临床实践中,高血压可根据其对靶器官损伤(TOD)的风险类别,分为不同的阶段。

高血压可引起动脉壁应激,可能主要对四种器官造成损伤:(a)眼睛受到影响,造成高血压性视网膜病、高血压性脉络膜病及高血压性视神经病。主要症状包括瞳孔放大(单侧性或双侧性)、眼前房积血、突然失明、视网膜血管扭曲、视网膜出血及视网膜脱离。(b)肾脏,受到影响后可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坏死及间质性炎症和纤维化(由于高血压引起的蛋白尿及蛋白重吸收到间质),可见到急性或慢性肾脏疾病的症状。(c)70%的高血压病例可影响到心脏,其结果为左心室肥大,导致心肌长期缺氧,引起细胞死亡和出现心律失常的病灶。在临床上这些猫表现为心杂音、奔马律、心动过速、R-波升高及节律障碍。(d)大脑受到影响,导致高血压性脑病,表现为大脑水肿及出血,脑内压增加。主要症状为哀叫(可能由于头痛所引起)、头低(也可能为头痛所引起)、行为发生改变(即昏睡、极度活跃等)、攻击行为(可能由于疼痛所引起)及抽搐。

所有高血压的猫均表现继发性高血压,主要是由潜在疾病所引起:(a)肾脏疾病可使血压明显升高,甚至升高到mmHg收缩压。(b)甲状腺机能亢进通常不引起血压升高超过mmHg收缩压,罕见情况下可导致心脏舒张性高血压。由于甲状腺激素诱导具有阻力的小动脉血管舒张,可出现舒张压轻微降低;常见心动过速。(c)糖尿病可引起血压轻微升高,但不发生心动过速。(d)嗜铬细胞瘤是交感神经系统极为罕见的一种肿瘤,主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儿茶酚胺的突发性分泌可使这种肿瘤处于非活动期时血压测定正常之后升高到极高的值。(e)原发性及继发性高醛固酮血症也可成为高血压的原因。原发性高醛固酮症主要由于血容量增加而引起血压增加(钠增加及水潴留)。继发性高醛固酮症(肾性高醛固酮症,可使肾素及血管紧张素水平升高。无论发生何种类型的高醛固酮症,纤维化及动脉血管重构可破坏动脉血管顺度,如果用HDO测定可发现心收缩前期幅度紊乱,外周阻抗增加。

(f)引起高血压的其他原因包括肥胖、肢端肥大症、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颅内损伤(如肿瘤)、高钙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动静脉瘘及其他心动过速引起的疾病。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fl/151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