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与您分享的医案是:橘枳姜汤治愈反复气塞、憋气2个月案
关键词:橘枳姜汤;气塞;重剂橘皮;半剂知,4剂愈!
病例实录
马某,女,77岁。初诊日期:年2月10日。
主诉:胃脘部反复气塞、憋气2个月。
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因与老伴生气加上身体劳累,自感有一股气堵在胃脘部,时有憋气感,夜间或躺下时憋气感加重,同时心前区每天均能感觉到心跳有间歇。患者近2个月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就诊,罔效。现为求诊治,就诊于我处。
刻下症:患者自觉胃脘部有一股气堵塞,伴憋气,夜间或躺下时加重,每天心前区均能感觉到心跳有间歇,易汗出,大便1日1次,成形,夜尿1-2次。
查体:舌暗红,有液线,苔薄黄,脉弦细。
方证辨证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说:“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笔者临床体会到橘枳姜汤的方证为:胸痹之气塞、短气,而气塞重于短气,心前区闷痛或胀痛,咽喉发紧,情志不畅时诸症加重。本案中患者胃脘部气塞、憋气,并因生气加上劳累而发作。符合橘枳姜汤的方证,辨证为橘枳姜汤证。
辅助检查:24h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早搏,部分房早未下传,部分呈二联律,部分呈三联律,部分成对;短阵房性心动过速;阵发心房颤动;偶发加速性室性自主心搏;偶见室性融合波;HRV:SD50ms。
诊断与治疗
西医诊断:频发房性早搏阵发性心房颤动
中医诊断:胸痹橘枳姜汤证
治疗:方用橘枳姜汤。
橘皮60g,生姜30g,枳壳18g。
7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二诊(年2月17日):患者进门时就伸出双手2个大拇指称赞疗效好,诉服用半剂后,气塞、憋气症状即有好转,服用1剂后,当天大便4次,大便时无不适,质偏稀,第2天之后大便1日1次。服用4剂后,患者诉胃脘部气塞、憋气已愈,心前区感觉到心跳有间歇现象好转。
继续服用7剂,诸症告愈。
按语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说:“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茯苓杏仁甘草汤方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橘枳姜汤方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清·黄元御《金匮悬解·卷十六·胸痹短气(九章)》说:“胃逆则浊阴不降,脾陷则清阳不升,是寒水凌火,风木贼土之根本也。”笔者体会到此患者的胃脘气塞,伴有憋气感,是由浊阴不降,清阳不升,气机不畅所致。阳气及阴液痹阻不通,故胸痹,因而时见心跳有间歇现象。清·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说:“寒气上逆者,以辛温之橘皮为君,温则暖膈,辛则散结也。生姜祛寒止逆,而性复宣通,与犀利之橘皮相济,则成和风爽气之象,然后佐以破留气之枳实,则寒去而肺畅。”笔者认识到胸痹气塞是肺中气机不畅,阳气不足,寒阻于胸中而痹。橘枳姜汤中橘皮与生姜相伍,则能够祛寒暖膈散结,同时佐以枳实,针对于胸中堵气及气塞。本案患者服用橘枳姜汤1剂后,大便4次并无不适,笔者认为此现象是患者服药后胸部及胃脘阳气得以运行,阴液得以通畅,滞于胃脘部以下的糟粕得以排出,同时憋气得以好转的现象,因此可见橘枳姜汤之效用。故此患者胃脘部气塞、憋气,可辨证为橘枳姜汤证,其方证是:胸痹之气塞、短气,而气塞重于短气,心前区闷痛或胀痛,咽喉发紧,情志不畅时诸症加重。
方证总结
笔者临床体会到橘枳姜汤的方证为:胸痹之气塞、短气,而气塞重于短气,心前区闷痛或胀痛,咽喉发紧,情志不畅时诸症加重。
RECOMMEND推荐阅读守正创新,传承中医经典(浙江)!
医案六十九: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愈反复咳嗽,咯粘稠痰3个月案
医案六十八:当为治麻木第一方——经方治愈四肢反复麻木、疼痛3年案
医案六十七:历经千锤百炼的经方——1剂治愈反复腹痛、肠鸣频频半个月案
医案六十六:沉疴痼疾,一矢中的!——经方治愈反复全身乏力10年案
以上内容来源于何教授新书《白天临证,夜间读书——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更多精彩尽在书中。
“白夜”系列一
《方证辨证解伤寒》
“白夜”系列二
《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
另有新书可以加购!
淘宝等各大平台均可购买!
何庆勇教授简介
何庆勇,字鹏伟。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仲景国医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中国荣耀医者,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北京市科技新星。现工作于中国医院心内科。长年致力于仲景伤寒学说,笃尊汉唐古方,矢志于方证辨证,临证恒用经方或经方叠用而治今病,临证处方药味严格遵守《内经》“多则九之,少则二之”,临床处方平均药味仅3-6味,并且疗效显著。对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等书的古方治疗临床疑难病症有较深的体会与丰富的经验,诊治患者遍及世界各地,多次获得年度患者满意奖。获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仲景国医临床精湛奖”,被北京、河南、南阳三地联合授予仲景国医十一大门人。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金匮要略》课程授课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何庆勇主任医师首次较系统的提出了“类方一方证一主证”辨证新体系,易学易懂易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先后主持或参加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1项,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89篇,发表SCI文章20篇,独著或主编《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辨证解伤寒》《白天临证,夜间读书——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伤寒论钤法》等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辨证解伤寒》《白天临证,夜间读书——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出版1年内均已销售超册。已经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5名。近年来受邀在全国各地就《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讲课或直播,累计听众数万余人次,被业内誉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临床研究第一人”。
国医大师路志正评价其为“生性颖悟,少负大志,及学岐黄,精研经方,诚杏林之中流砥柱也”“天机敏妙,博学好古之士也。”国医大师薛伯寿评价其为“谙熟中医经典,尤其对《伤寒论》的研究颇有心得。”“对经方,对《伤寒论》研究很深!”国医大师刘志明评价其为“博极群籍,雅好《伤寒》《金匮》之书,每每诊病,笃尊经方,详辨方证,凡有施治,悉本仲景,多应手而愈,如有神助,实为仲圣之力也。”
快来加入我们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