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气温变化大,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因此要特别警惕脑梗。而要预防脑梗,就不能不先解决“房颤”的问题,因为近三分之一的缺血性脑中风是由“房颤”导致的。
房颤,也就是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引起房颤的原因很多,包括基因变异、甲亢、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等疾病,长期饮酒、过度劳累、抽烟等也是常见原因。
河北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病科主任杨水祥教授提醒,“房颤”可以说是二十一世纪心血管领域危害最大最难治的疾病之一,它的危害不容忽视,需及早治疗。
“房颤”危害大,容易诱发脑梗
提起脑梗的发生原因,可能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其实,房颤也是脑梗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此,京城名医、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病科主任杨水祥教授介绍说,房颤发生时心跳往往快而不整齐,频率可达次/分左右,易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及眩晕等症状,易诱发脑梗死、心力衰竭和心肌缺血等临床危急重症。
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凝块,血凝块脱落后可随血液流至全身,导致多脏器栓塞,危害最大最常见的是脑血管栓塞导致的脑梗死。房颤发生30秒左右即可引起脑梗死。房颤使脑梗死的发生率增加5到8倍,临床上大约有15-30%的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由房颤所致。
治疗要趁早,无明显不适也有大风险
杨水祥教授表示,房颤就像地震能把房子颤坏,因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若等心房大了心功能差了偏瘫了再治疗就晚了。
房颤的症状因人而异,因阵发性发作可仅持续数秒,或者持续性发作逐渐耐受,有些患者没有明显不适,但没有症状的患者面临的危险并不比有症状的患者低。阵发性房颤的症状表现为发作开始比较突然,病人感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活动后气促及忧虑不安。有冠心病的老年人,房颤发作开始时心室率很快,可出现心绞痛发作,也可有眩晕,甚至晕厥,有时可出现心力衰竭及休克。如果合并存在引起心动过速的其他因素,有时过快的心跳甚至可导致猝死。
“房颤的致死率、致残率及远期预后与恶性肿瘤相当。也有些患者症状不明显,可能与神经末梢损害有关,不等于脑梗死等并发症不会发生。”杨水祥教授提醒说,只有尽可能早的治疗房颤,才能更好地预防和避免脑梗的发生。
药物治疗不理想,射频消融术更适宜
杨水祥教授介绍,针对房颤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多年来并没有太大的发展,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药物副作用对身体伤害很大。相反,射频消融手术则有着很好的优势。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欧美及中国指南都指出,阵发性房颤应首选射频消融治疗。而我们中国人常常不愿意做手术,结果是放弃了最佳的治疗方案。所以,中国的脑卒中是世界上发生率最高的国家。房颤与心衰往往相互诱发相互加重。因此,对于有心衰风险的房颤患者,也应尽早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才是减少或消除心衰风险的根本措施。
射频消融属于微创介入治疗,对身体的损伤较小,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这项技术已经成熟,随着手术方法的不断完善,射频消融术在治疗效果、安全性方面越来越好。
想对“房颤”除根,不妨试试“疤痕隔离术”
杨水祥教授表示,目前房颤发生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中有一种理论叫做“多子波折返”,尚不能完全解释子波形成的原理及房颤发生发展的机制。
因此,杨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科研实践及起搏电生理和射频消融手术经验,提出了房颤发生的"疤痕驱动"假设。简单地说,就是随着年龄增长,或受高血压、心肌缺血、炎症等影响,导致心房纤维化,即在心房内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纤维化疤痕区域,而电流在这些疤痕内的传导缓慢,待传出后心房已恢复不应期,电流就会绕着疤痕“转动”。心房内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疤痕,就会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围绕疤痕"转动"的电流,这些“转动”的电流实质上就构成了“子波”。小疤痕转得快,大疤痕转得慢,这就导致了房颤有时快、有时慢、快慢不等、强弱不等的现象。这种由大小不等的纤维化疤痕内传出,并围绕这些疤痕转动(即驱动)的电流及其相互影响,导致了心房内电流的异常传导及紊乱,就引起了房颤。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结合这一理论,杨水祥主任在传统手术环肺静脉隔离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房颤的射频消融方法,即结合“疤痕驱动”折返部位消融的“疤痕隔离术”。
杨水祥教授表示,疤痕隔离术是从房颤的病理机制出发,针对具体的病变部位进行治疗,是依据患者的疤痕大小、子波电流折返的可能区域等具体病情,因人而异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这样的治疗,成功率自然就会高一些,复发率自然会少。
权威访谈京城名医创新疗法将房颤“连根拔起”
新的手术疗法与传统手术有什么不同?河北及周边患者如何才能享受到这一福音?近日,记者对京城名医、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病科主任杨水祥教授进行了采访。
问
目前传统的消融手术存在哪些不足?
答
目前,房颤射频消融较为普遍采取的是“环肺静脉隔离术”,就是环绕肺静脉根部前庭部位进行射频消融,“烧”掉可能导致房颤的电流,并阻断来自肺静脉的异常电位。然而它并未过多考虑房颤发生的“多子波”折返机制,未进行个体化治疗,而是无论什么样的患者来了,都是在同一部位进行消融。如果没有消融到疤痕部位,疤痕的电流未被隔断,相当于“病根儿”还在,这样治疗作用自然就有限。
问
创新疗法“疤痕隔离术”怎么做到对房颤“连根拔起”?
答
对房颤"连根拔起"也是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所以结合创新提出的房颤发生的"疤痕驱动"理论,在环肺静脉隔离术的基础上,发展了新的疗法"疤痕隔离术",就是找到患者的疤痕区域,在疤痕部位之间进行隔离消融,阻断子波电流折返,从而终止房颤的发作。
问
从发现环肺静脉隔离术的不足,到发展创新出疤痕隔离术,已经有许多患者受益。那么,河北患者怎么才能享受到这一福音?
答
给患者解决病痛只不过是我尽到了一个医生的本分,也不枉被北京市卫生局和央视"京城名医"医院推荐、患者网络投票和专家评比才选为京城"优秀好医生"的称号。我的诊疗重点是房颤、心衰等重大难治之症的治疗,现在来到医院,希望将射频消融等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等在石家庄、河北开展起来,希望将自己的医术和行医经验奉献给当地人民,希望本地的患者不必再为看病千里迢迢跑到北京,而是能更方便地就近医疗。
问
心脏起搏器的植入也属于您的业务专长,什么样的患者适合安装心脏起搏器呢?
答
患者若存在下列情况,一般情况下建议植入心脏起搏器:其一是缓慢型心律失常引起了明显的不适症状,如头晕、乏力、黑矇、一过性晕厥等。其二是医生评估后认为,患者有发生心跳骤停的危险(即便此时患者并未感觉明显不适),如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大于3秒)、阻滞部位比较靠近心室部位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其三是存在治疗矛盾,如慢一快综合征患者,发作性的心动过速会引起明显不适,而治疗或预防心率快的药物又会加重其原有的心跳慢现象。此时,建议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
业务专长:擅长心律失常——房颤射频消融、心脏起搏器植入、心衰心脏再同步化及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等技术。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疑难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丰富。
出诊时间:每周三上午,医院门诊二楼“心律失常门诊”
预约--
-------------------------
医院官方网站:白癜风怎样防治白癜风怎样防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zz/7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