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01/9393596.html
研究背景

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可有效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早期及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蒽环类化疗是乳腺癌患者常用的新辅助和辅助治疗方法。推荐的蒽环类药物包括多柔比星和表柔比星。蒽环类药物治疗乳腺癌疗效显著,但常引起脱发、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据报道,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与药物的累积剂量密切相关,低剂量蒽环类药物也可能引起心脏毒性。其所致心脏毒性多数呈进展性和不可逆性,按照出现的时间进行分类,可分为急性、慢性和迟发性心脏毒性。多数患者在蒽环类药物治疗第一年出现心功能异常。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5岁或65岁、既往或现在接受胸部照射、有心脏病史或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此外,同时进行的抗HER2治疗可增加蒽环类药物导致心脏毒性的风险。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PLD)是以脂质体作为外壳包载普通多柔比星的新剂型脂质体类药物,与传统的蒽环类抗生素疗效相当,但明显降低心脏毒性,从而允许更高的药物累积剂量。V2版NCCN指南推荐PLD作为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PLD与表柔比星作为乳腺癌新辅助或辅助治疗在真实世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

回顾性分析年1月至年1月在中国7家医院诊治的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来降低选择偏倚的风险。

入组标准:18-70岁女性,经组织学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曾接受PLD或表柔比星新辅助或辅助化疗,LVEF≥50%。

排除标准:隐匿性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或辅助化疗中使用至少两种蒽环类药物,曾接受过其他化疗方案。

经筛选共有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根据治疗阶段将患者分为新辅助化疗组(n=)和辅助化疗组(n=),根据用药方案分为PLD组(n=)和表柔比星组(n=)。患者常见用药方案包括AC、AC-T、TAC和AT(表1)。PLD的治疗剂量为30-40mg/m2,表柔比星为60-75mg/m2。这些患者的分子分型包括LuminalA、LuminalB、Her2阳性和基底细胞样/三阴性4种亚型。主要研究终点是新辅助化疗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和辅助化疗的3年无病生存(DFS)率。如果3年DFS率差异的95%置信区间(CI)下限大于-10%,则判定为非劣效性。次要终点是不良反应发生率。

表1.化疗方案

研究结果

疗效

在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中,例(71.2%)具有可评估的疗效(79例因不明原因停止新辅助治疗而缺乏pCR结果),其中65例(65/,33.3%)接受PLD组方案,例(/,66.7%)接受表柔比星组方案。按照1:1PSM后,PLD组和表柔比星组各有43例患者,两组基线特征平衡。PLD组新辅助化疗患者的pCR(ypT0/TisypN0)率为11.6%,表柔比星组为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表2新辅助化疗pCR

在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中,例(31.1%)接受PLD组方案,例(68.9%)接受表柔比星组方案。按1:2PSM后,两组患者(PLD组例,表柔比星组例)的基线特征平衡。同样,PLD组(94.9%,95%CI=91.1-98.6%)与表柔比星组(95.4%,95%CI=93.0-97.9%)的3年D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两组间的比率差异及其95%CI为-0.55(?5.02,3.92),95%CI下限为?5.0%-10.0%,表明PLD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作用并不逊色于表柔比星。

图1辅助化疗DFS

根据纳入患者的情况,如绝经状态(绝经前或绝经后),肿瘤大小(T1或T2),淋巴结转移(N0,N1,N2和N3)、临床分期(II或IIIA)、ER状态(阳性或阴性)、PR状态(阳性或阴性)、HER2状态(阳性或阴性)和Ki-67表达水平(20%或≥20%),对辅助化疗人群的主要研究结果进行亚组分析。研究显示,对于绝经前,T2,N2,II期,Ki-67≥20%的患者亚组,PLD组的3年DFS率优于表柔比星组。

图2辅助化疗DFS亚组分析

安全性

将例接受新辅助化疗或辅助化疗的患者纳入安全性分析。患者病历显示,PL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2%)低于表柔比星组(18.1%)。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食欲下降、心脏毒性和胃肠道反应。表柔比星组心脏毒性发生率(6.6%)高于PLD组(2.2%)。心脏毒性的主要表现为ST段异常、窦性心动过速,无心力衰竭相关记录。PLD组骨髓抑制、食欲下降、脱发、胃肠道反应和心脏毒性的发生率均低于表柔比星组,但PLD组未出现手足综合征,这可能与回顾性研究数据的完整性有关。

表3常见不良反应

研究结论

pCR(ypT0/is或ypT0/isypN0)是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汇总分析显示,获得pCR的患者生存率有所提高。多项研究表明,基于PLD的辅助治疗延长了乳腺癌患者的DFS,并改善了生存益处。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其他蒽环类药物相比,PLD可显著降低心脏毒性的风险。

与既往研究结果类似,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中,基于PLD的方案和以表柔比星为基础的方案疗效相当,但PLD组骨髓抑制、食欲下降、脱发、胃肠道反应和心脏毒性的发生率均低于表柔比星组。目前对患者的随访仍在进行中,期待未来更新随访完成后的最终结果。

欢迎转发

本文由医学部肿瘤团队编译,仅限医疗专业人士交流使用!欢迎转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zl/14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