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丁亚辉,男,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医坛新秀,年度最佳医生。担任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心脏介入与心衰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血栓与止血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冠脉技术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冠心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康复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卒中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编委。主要从事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完成超例手术。熟悉心血管内科急危重症抢救技术,抢救成功率高。曾赴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学习。目前主持省级课题1项,厅级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共同)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论文0余篇。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
引言
+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是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老药,曾经广泛用于缓解各类轻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也常用于感冒发热的退热治疗。但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对胃有明显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容易导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溃疡和胃出血,因此逐渐被其他止痛和退热药物替代。
阿司匹林迎来第二春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ISIS-(心肌梗死存活干预研究),阿司匹林降低了3%的心梗死亡率。此后的一系列研究又不断巩固了阿司匹林在抗血栓领域的地位。作为一个心血管病医生,我每一天都要和阿司匹林打交道,这也是我将阿司匹林作为《丁哥科普》系列开篇主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降低阿司匹林对胃的直接刺激,目前用于抗血栓的小剂量阿司匹林都是肠溶片,但发现很多人对服用方法并不熟悉,这里就针对常见的两个问题进行说明。
阿司匹林肠溶片什么时间服用最好?
+
查阅了不同厂家的说明书,对于阿司匹林服用时间还是有点混乱。很多厂家说明书上根本没有提及服用时间和方法的要求。而有的厂家写着要求饭前服用,也有的厂家要求饭后服用。确实让人无所适从。那让我们从肠溶片这种剂型的特点上来分析一下阿司匹林肠溶片什么时间服用最好的问题。肠溶片是一种在酸性胃液中不崩解,而在碱性肠液中溶解吸收的片剂。如果和食物混合会增加肠溶包衣被破坏的风险。此外,在空腹情况下,药片一般只要半小时至1小时就可以进入肠道发挥药效,而如果和食物混合,进入肠道的时间可能延长到-4个小时,发挥药效的时间也会大大延迟。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服用时间我认为两个时间段会比较好:首选是早餐前1小时,这样可以充分保证药片在吃早饭前就进入肠道。但有些人起床就吃早饭,很难做到饭前一小时服药,那该怎么办呢?推荐这类人在睡前服药阿司匹林肠溶片。因为这时候距离晚餐已经有3-4个小时以上了,胃已经基本排空,能做到空腹状态。阿司匹林肠溶片不能掰开、嚼碎服用
+
由于肠溶片是通过在普通片剂外包裹一层肠溶包衣来实现功能的,因此一旦破坏这层包衣,肠溶片就就变成普通平片了。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只能整片吞服。临床上遇到有些患者需要每天服用50mg阿司匹林,这种情况下您可以考虑购买小规格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每片5mg或50mg),而不是把mg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掰开吃。原创声明:本文为丁亚辉原创作品,可在非商业用途下转载使用。但转载时必须注明作者姓名、单位等相关信息,并不得随意修改文章内容。商业用途请先联系后授权使用。
医院心血管内科简介
心内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各方面人才。医生38名(其中博士学位15名,硕士学位17名);正高职称10名,副高职称13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护理人员60人,副主任护师名。目前有11张床位,其中CCU0张,心导管室3个,心功能室1个,拥有世界最先进的DSA机3台、电生理仪台,飞利浦心超机1台。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同时也是浙江省仅有的一家同时具备“冠脉介入、射频消融和起搏、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成人)”三大心脏介医院。是中国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CRT植入技术培训基地。是国内最早引进先进的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Ensite)医院之一,在无X射线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省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也是国内最早应用冠脉内血栓吸出术治医院之一。应用经皮心肺辅助循环支持技术(叶克膜),打破极危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禁区。在省内最早采用介入技术封堵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努力拯救高危患者的生命。在浙江省率先应用Ampla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包括在国际心血管病研究领域最顶尖的杂志Circulation、Hypertension、JournalofHypertension、AmericanJournalofHypertension、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等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其它厅局级等课题40余项。荣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各1项。
未来可期
王利宏主任简介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院心内科主任、大内科教研室主任,杭州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浙江省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工作。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心脏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长三角心血管联盟副主席,浙江省心血管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房颤中心联盟副主席。入选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在Circulatio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是国家重点专项十三五计划、国家卫计委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心电与循环》、《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编委,Diabetes、InternationalJournalofCardiology等杂志审稿人。是国家卫生部心脏介入手术培训导师,已主刀完成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左心耳封堵术和先心病、冠心病介入手术等数千例。
作者简介丁亚辉,男,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医坛新秀,年度最佳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