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武藏镫心”是什么东西,“死困”是什么意思都很难解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通观林译,所依据的新全集本并不差,平易近人,注解颇详,连同角川书店本均附有现代语译,译注的结果却不能让人满意,屡屡反映出不实、草率、生硬的一面而林氏参考的h elen c raigm ccullough的英译,虽不及前二者新近,语言又跟日文隔了一道,没有汉字的便宜,依然忠实可信,畅达流丽,是文学性与学术性兼备的严谨译作林译非但未有超越,相形之下亦显逊色,恐怕难负盛名,有负读者信任

著名的第九段有一首取“燕子花”字入歌的巧思之作,姑不谈林文月错拿燕子花当作“《楚辞》中常见之香草— 杜若”(新全集本有注曰虽写作“杜若”但本指窦性心律别的植物),按林笺云:“我国古诗之叶韵、律诗莫不如此;而英诗之协头韵(alliteration)亦近之”“燕子花”的日文凡五音(),短歌分五小句,这里各冠诸句首,宜称“藏头”,英文谓“acrostic”,决与协韵无关林氏复将“枕词”叫做“歇后语”,“序句”叫做“顶真格”,皆不妥适,足见不谙和歌修辞

第一段“春日野兮信夫染,窥得卿貌心乱迷,若此紫纹兮情难敛”— 春日野啊信夫染,窥见你的容貌心里又乱又迷,就像这紫色花纹啊爱情难以收敛很难得句与句之间能够没有逻辑关系春日野初生紫草,取来染衣,擦染出浅紫色的花草纹,纠纷错乱,恰如我心绪一般紫色喻爱情,浅色言妙年,浅紫色在此又比作一对年轻的姐妹花信夫()既是地名,又与海窦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州骨碎补同音,更有隐忍以及怀念的意思这种“信夫染”,信夫郡特产,用的是骨碎补为花纹或作染料总之,语义、双关连绵,不易传达

前文既见“自墙垣隙缝间窥见”,注云:“自物体之缝隙窥见之意”;第五段“也不敢走正门进去,只得拣孩童们踩坏的残垣出入”,注云:“自不便由正门出入;故于孩童们玩耍践踏损毁之土垣,觅得一处,为私会情人之通道也”不知注释的意义何在

第十六段纪有常受友人遗赠,感谢道:“噫可赞兮此羽衣,天人之衣珍且贵,君所尝着兮添芳菲”林笺曰:“此亦含意简单,译诗末句‘添芳菲’为原歌所无,乃为足句叶韵而设”不但添了“芳菲”,还添了“噫可赞”、“珍且贵”既出“羽衣”,毋再“天人之衣”最可怕是“君所尝着”,送窦性心动过缓人衣物,万不会拣穿过的无端受赠,喜不自胜,于是再赠歌:“是秋来兮抑露繁,袖端濡湿缘底事?吾泪自落兮喜难言”—是秋天到了还是露华浓,沾袖是什么缘故?我眼泪直下,高兴得都说不出话来了以至于没有说出到底是什么原因“袖端濡湿”以为的秋来溽露湿衣袖,其实沾的是喜极而泣的泪

《伊势物语》,日佚名著,林文月译,译林出版社2 0 11年7月版,28 .00元

林文月拟创七七八言体,可说是和歌翻译的一大试验,但不能因为有“兮”字辄断称“楚辞体”看区区三句,偏首尾句入“兮”字,协的又是诗韵,从知并非骚体林文月曾言:“最后乃决定不再拘泥于我国的传统诗歌形式,而另外自创一体:由七、七、八,二十二个字的三行诗组合;首尾二行押韵,句中并加一‘窦性心律过速严重吗兮’字这个二十二字的形式,虽较五绝反而多出两字,然因其中有两个语助词‘兮’字,所以实际仍为二十字,而采三行的形式,则比五绝的四句可以省简内涵;至于‘兮’字的安排,是为了想把握和歌里面缠绵婉转的韵味”其中谓“另外自创”数语,值得留意真叫说来,称“仿大风歌”倒贴切些,假设把《大风歌》句二“兮”字拿去,不就是林式译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第四段的和歌训读向来有争议,但通说是“月非往时月,春非旧日春”,同见新全集本注林译本想两头兼顾,不想弄巧成拙:“月岂异兮春如昔,此月此春已皆非,唯有吾身兮独未易”— 月亮怎会不一样呢,春天还跟昔日一样,这月亮、春天都已经不一样了,只有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我一样没有改变

关于名物考究林氏不甚了了第一段之“自墙垣隙缝间窥见”,显然直译字面“垣間見”日文“垣”不过假字,也可写作“篱”的,用木用竹围起的篱笆才是其所指编篱有眼不密,透过缝隙看入庭院,乃至家里的春光,毕竟那时女子除自己的父兄,不轻易为外人看见第二十三段的和歌不顾中文,径学原文“筒井筒井筒”搬字过纸“筒井筒兮井筒量”,本谓之井栏而已;不然乱译“比丱发兮互较长”,丱如字形,乃童孩左右角辫,须绾结,不知如何“互较长”,应是中分头的垂发同样第八十七段的“藻类”是刺海松,“高脚杯”是圆盘单足的食案,等等

《伊势物语》,(日)佚名著,丰子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 0 11年7月版,24 .00元

林文月不曾清楚交代翻译的底本但看窦性心律怎么回事段首的拟名、收录的异本,还有在笺注片言之间,推知据的是小学馆新编日本古典文学全集本(1994),另外至少参考了角川书店本(1993),和英译(1968)一种以下且用新全集本讨论

有没有,还是小意思原文简便,多有省略,翻译稍作加法,尽可接受但像接着说“大概认为趁着这样的机会挑一首歌赠与女子,是挺有兴味的事情的吧”,发挥太过之余也不确,应为立马作好歌送了过去,读来不觉有意思以对应文末称赏从前的人才思“便给”(),这里的林译却是“真是热情”,言不逮义只怪林译都依从新全集本的现代语译:“折歌思、女贈、愉快……熱情”又如第十五段译“不知怎地,后来发现,这女的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意思恰反了,而是奇怪这原以为平凡的女子发觉很不平凡云

第十七段同样让人倍他乐克摸不着头脑:“徒易凋兮人称谓,名副其实此樱花,空待年内兮人访未?”这是怨人寡义,老说樱花无情易败,如今它都盛开净守候着你的到来反正听不懂,含糊其辞应付过去就是:“今不来兮明为雪,飘零散尽花有无,消失同雪兮仿佛灭”译歌教人雪里看花,看不出半点头绪,连笺注也没通畅明白:“我今若不来,明日樱花必然似雪一般飘尽;即令不飘尽,亦岂不似雪一般消失,岂可视为同花耶”原意是说今日不来看花,明日即如雪纷零,纵令落在地上不消融,也不够赏的了不飘尽的花又怎么“岂不似雪一般消失,岂可视为同花耶”?

遗憾这“兮”字,通读未见“把握和歌里面缠绵婉转的韵味”不过作语气词,或作衬音,全然无义,甚至割裂语句比如“吾等亦赖兮君为托心跳过快”(第十段)、“怎知春浦兮住吉滨”(第六十八段)等文气不通,文义也不通,“武藏镫心兮遂死困”(第十三段)正是此中范例这样的造词随处俯拾,没有亡恙曰“或无妨”(第九段)、勿要殉情曰“莫恋死”(第十四段),还有“疏情萌”(第四十三段)、“九九发”(第六十三段)、“岂予磨”(第一五段)、“锅几计”(第一二段)举不胜举

曾维德 自由撰稿人,广州

在日本文学史上,《伊势物语》首次将和歌上升到与物语相埒的地位,各段必有至少短歌一首和歌占的分量极重,以致故事传奇多少沦为附庸,因称之“歌物语”是故和歌译得或好或坏,十分关键

钱稻孙迻译的《源氏物语》,半路都没到就改由丰子恺另起炉灶;好歹把《伊势物语》译竟,偏不凑巧译稿后来丢了,到底殊途同归,今所见又是窦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丰子恺的译本无独有偶,林文月也译出这两部,尤其《源氏物语》,大可以与丰译试比高低,着实引来好些围观讨论但怎么热闹,最终都归结说,译风百种,各有千秋,乃至说这其实是意译与直译之争,尚待时间来检验云云看似没讨论出个什么结果,丰译倒也渐多质疑,当中免不了周作人称之“茶店说书”起的作用既薄了此丰子恺,便厚了彼林文月,世事大抵如是

第十四段笺云:“早知不如做一只蚕;即便是短暂的时间内,也得像丝线串过别的玉般紧紧相依”歌说的非止蚕一只,当雌雄一对,吐丝同宫;珠连紧密,间隙之短,贯穿的丝线不易得见,喻相逢仓促第三十三段标题译“入江口”,笺注处又解作“隐蔽不为人见之港口”,但一般说即被丛丛芦苇遮蔽的河曲之意第四窦性心率过速十五段和歌大意欲托流萤入云端,告知征雁秋风起,林笺曰:“此盖以萤光为亡灵,盼女自天上托飞雁相传也”两相颠倒,应是男子追思已故的女子,比作天边雁,希望让萤火虫代为传信,告诉她人间秋风正起,是鸿雁归来的时候

《伊势物语》也是这样丰子恺毕竟译成于1972年,实在不容易可惜客观因素无法改变其译文的比比舛谬,此书一再重梓,只怕误了读者不在少林文月那时处的环境、有的条件相较强得不止半点,译文更为翔实自也理所当然但可惜,客观因素还是无法改变译得并不理想的事实

比起丰译近乎没有的笺注,林译自胜出一筹,但论注解得如何,还有保留

《伊势物语》开头总是“从前,有个男子”,所以林文月译第一段即言:“从前,有个男子,初冠未几”,原文心跳过缓怎么治疗却说:“昔者,男子才刚初冠”(、男、初冠)所谓有,实是没有的


白癜风光疗是怎么回事
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zl/11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