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到心内科门诊咨询——“心脏经常咯噔咯噔的跳,能感觉出来,很不舒服”,做个心电图一般还发现不了什么问题。医生通常会如此答复:这样的感觉可能是“早搏”,大部分属正常现象,多会在劳累和休息不好时出现,注意休息可减少这种情况发生。可是,简单的几句话难以解除老百姓对“早搏”的神秘感乃至恐惧感——它是不是病?需不需要治疗?小盟在此揭开一下“早搏”的神秘面纱!

一、基本概念

过早搏动(prematurebeat)亦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

  

二、病理病因

过早搏动可发生于正常人。但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易发生。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喝浓茶等均可引起发作,亦可无明显诱因,洋地黄、钡剂、奎尼丁、拟交感神经类药物、氯仿、环丙烷麻醉药等毒性作用,缺钾以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都可引起。冠心病、晚期二尖瓣病变、心脏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等常易发生过早搏动。

三、临床表现

过早搏动可无症状,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的过早搏动可致(因心排血量减少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听诊可发现心律不规则,早搏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早搏的第一心音多增强,第二心音多减弱或消失。早搏呈二或三联律时,可听到每两或三次心搏后有长间歇。早搏插入两次正规心搏间,可表现为三次心搏连续。

四、出现啥情况,医院检查了?

如果心脏“咯噔”一下的情况只是偶尔出现,或者有明确的原因,比如太紧张、太兴奋等,都属于正常情况。

但是心脏特别频繁地“咯噔”,或者是在早搏出现的时候,同时感受到心悸、胸闷、劳累,就很有可能是心脏疾病在作怪,医院检查一下,有没有隐藏的心脏疾病。

医生一般会进行X线、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如果有冠心病家族史、有动脉粥样硬化等情况,还要做运动试验,上述各项检查结果都正常就不需要治疗。

五、疾病诊断及治疗

1、功能性早搏:

在中青年人中并不少见,大多数查不出病理性诱因,往往是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吸烟,酗酒,喝浓茶,饮咖啡后引起的,一般出现在安静或临睡前,功能性早搏一般不影响身体健康,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早搏大多会不治而愈,故无须治疗,但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思想乐观,生活有规律,不暴食,过量饮酒,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2、病理性早搏:

患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及洋地黄中毒时,也常出现早搏,这属于病理性早搏,常见于下列情况:发生于老年人或儿童;运动后早搏次数增加;原来已确诊为心脏病者;心电图检查除发现早搏外,往往还有其它异常心电图改变,对于病理性早搏,应高度重视,医院作心电图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如果出现严重的和频繁发作的早搏,最好住院进行观察治疗。

小盟有话说:

如果用动态心电图连续观察正常人24小时,记录到早搏的正常人可能会占70%~80%,因此出现“心脏咯噔一下”,也不要过于焦虑,医院检查,排除有无“病理性早搏”,如果是功能性早搏,一般不需要治疗。

 

重要声明:部分作品使用图片含互联网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阅读

动画演示:6分钟看懂心衰

猝死频发,我们离“人人能急救”还有多远?

元宵节前夕:44岁途牛李波心梗去世5位顶尖心脏专家为“宵”灭心梗支招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费用
皮肤白癜风专科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yy/77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