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人体炸弹事件轰动全世界,那么多鲜活的生命骤然消逝,新闻看得小编心惊肉跳。好在我们的一位患者比伊拉克的民众更幸运,他体内的“人体炸弹”在2小时内就被医生们揪出来了。这个“炸弹”是众多医疗新闻的主角,它的名字叫做主动脉夹层。
年轻小伙怪病缠身
7月2日,25岁的小王在上班期间突然出现意识不清楚,同事赶紧拨打医院,当时他的血压只有74mmHg,已经出现休克。医生迅速为小王进行扩容治疗,但是病情不见好转。意识到小王情况的危险性,医院迅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
多学科合作紧急为患者诊断病情神经内科三病房接诊后,值班医生梅洋迅速为小王进行查体,发现其面色苍白,右上腹有点压痛,心电图显示窦性心率过速。如果只是心率过速,小王的情况不会这么严重。本着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梅医生立刻请神经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妇产科的值班医生共同为小王会诊,各科室医生按照自己科室的常见疾病为小王进行病因排查,第一波排查结束,没有明确找到小王的病因,患者仍然处在纠正休克的状态。
患者危在旦夕,神经内科三病房主任遇秀坤深感必须找到病因,一次会诊找不到,那我们就再来一次高规格的。遇主任迅速联系三个科室的资深医生,请她们前来为小王做第二次会诊。经过医生们的检查,常见的休克原因都已经被排除在外。遇主任看着小王,心里想着刚才各位医生所陈述的病情分析,结合自己从医多年的经验,一个判断瞬间涌上心头,她把患者护送到CT室,一路绿色通道,全腹的CT检查后,病因找到了,小王的心包里全是积血。
医生们都震惊了,小王心脏问题的典型症状一点都没有,常见的胸闷、胸疼、气短完全没有体现。此时,遇主任已经判断出小王就是主动脉夹层。为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诊断,遇主任带着医生护士一行四人,护送患者又来到超声室。这时,接医院副院长赵月带领着心内科和介入、血管(神经)外科的医生也都赶到了超声室。院内第三次会诊,检查结果验证了遇主任的猜测,小王确实是主动脉夹层。
一般一个疾病诊断困难有三个原因:或者比较少见;或者症状表现不典型,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或者诊断该病的检查不容易做。主动脉夹层这三点全占了,因其诊断困难,治疗难度大,成为近年来医疗纠纷的热点。据统计,我国主动脉疾病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诊断和救治的不到2%,另98%的患者因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死亡或随时面临死亡。患者入院仅两小时,前后三次全院会诊,医院的医生就将这个死亡率远超心肌梗死的“人体炸弹”准确诊断出来,为治疗患者,挽救生命创造了先决条件。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心血管急症。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提个醒,常见的主动脉夹层高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自身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的人群,突然间出现胸疼、腹痛、大汗、下肢没有力量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如果监测心电图没有问题,就要考虑主动脉夹层。
如果是年轻人,发生不明原因的休克,而且常见病因解释不了的,就要考虑主动脉夹层的可能性了。
赞赏
长按白巅风北京哪有治白癜风的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jg/7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