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心律失常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医院王鸿珍医师就「基础起搏心电图的读图技巧」进行了精彩的讲解。

图为王鸿珍医师正在授课

明确概念:何为起搏心电图

起搏心电图是在原有病理心电图的基础上添加了刺激信号及由此引起的心房和/或心室电活动的混合波形。

「3步法」分析起搏心电图

1.识别信号与波形;

2.分析起搏、感知是否正常;

3.识别起搏器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

脉冲信号与除极波

脉冲信号

脉冲信号为脉冲发生器发放的脉冲电流在心电图上的反映,可分为单极起搏和双极起搏。

图片来源:课件PPT

除极波

起搏器发出的脉冲使电极所接触的心肌除极——夺获,可分为心房除极波和心室除极波。

心房:波形与正常P波差别不大,不同导联上略有不同,低位房间隔起搏时有明显不同。

图片来源:课件PPT

融合波可有真性融合波和假性融合波,心室较常见。

1.真性融合波

为内在的心房或心室除极波与来自同一心腔由起搏脉冲引发的除极波相融合,波形不同程度介于自身和刺激除极波之间,两者可以任何比例组合。

图片来源:课件PPT

2.假性融合波

刺激信号重叠在自身QRS波上但未激动心室,波形同自身QRS波。即「融合」只发生在心电图纸上而非心肌。

图片来源:课件PPT

此外,V1导联主波向下,类似CLBBB型提示右心室起搏;V1导联主波向上,类似CRBBB型提示左心室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II、III、aVF导联主波向下,右室流出道起搏II、III、aVF导联主波向上。

4种常见正常起搏心电图

AAI

1.男性,48岁。偶见窦性心律。AA间期ms,P波在II、III、aVF导联直立,右心耳起搏。

图片来源:课件PPT

2.男性,76岁。AA间期ms,II、III、aVF导联P波正负双向,AR间期ms,PR间期ms(未植入起搏器时),是否存在电极与心内膜交接区I°AVB?

图片来源:课件PPT

3.女性,71岁。AA间期ms,自身下传QRS波呈CRBBB型,II、III、aVF导联P波负向为主,提示低位房间隔起搏。多源室早。

图片来源:课件PPT

VAT

1.男性,71岁。窦性心律,98bpm。VAT模式,PV间期ms,右室心尖部起搏。

图片来源:课件PPT

2.女性,90岁。窦性心率,86bpm。PV间期ms,右室心尖部起搏。心室脉冲信号较前图振幅小。

图片来源:课件PPT

3.女性,59岁。窦性心律,bpm。VAT模式,右室心尖部起搏。PVms,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较短的PV间期保证连续起搏心室,降低左室流出道压力,减轻梗阻。

图片来源:课件PPT

4.男性,53岁。窦性心律,68bpm,PV间期ms,V1导联呈Rs型,可见心室双脉冲,两脉冲相距20ms,提示CRT。

图片来源:课件PPT

VVI

1.男性,81岁。II度II型SAB为主,自身下传PR间期ms,I度AVB。VVI模式,VV间期1ms(50bpm),右室心尖部起搏。

图片来源:课件PPT

2.女性,85岁。窦性心律64bpm,左室高电压。II度II型SAB,VV间期ms,可见第二个QRS波为真性融合波。

图片来源:课件PPT

3.男性,69岁。窦性心律,T波改变。右室心尖部起搏,RV间期ms。起搏-窦性夺获二联律。

图片来源:课件PPT

4.男性,93岁。窦性心律bpm,提示III度AVB。VV间期ms,右室心尖部起搏。

图片来源:课件PPT

5.男性,85岁。心房颤动,VVI模式,HR68bpm,右室心尖部起搏,频率应答?

图片来源:课件PPT

6.女性,85岁。心房颤动,CRBBB,T波改变。VV间期ms,右心室起搏。

图片来源:课件PPT

7.女性,70岁。心房颤动,左室高电压,ST-T改变。VVIR,起搏频率95bpm,真性及假性融合波。

图片来源:课件PPT

8.女性,80岁。心房扑动,VVIR,HR88bpm。右室心尖部起搏,真性融合波。

图片来源:课件PPT

DDD

1.男性,69岁。窦性心律,63bpm。R1-R4为DDD模式,AV间期ms。余为VAT模式,PV间期ms。

心室脉冲振幅极低,提示双极起搏。起搏P波振幅略低于窦性P波,P4可见心房起搏脉冲位于P波上升支,P波形态与窦性一致。起搏频率与自身频率接近。

图片来源:课件PPT

2.男性,85岁。窦性心律,68bpm。AA间期ms,起搏P波直立,提示右心耳起搏,部分P波上升支可见心房脉冲信号。可见VAT及DDD模式,频发室早。

图片来源:课件PPT

3.男性,85岁。第3、5、8、10、13、15、17、18、20个心动为DDD模式,AV间期ms,QRS波为融合波。余为AAI,AR间期ms,起搏P波较为低平。

图片来源:课件PPT

讲师介绍

王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心电学分会青年委员。从事心血管专科工作十余年,亚专业方向无创心电学。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参与编写专著多部,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课题。

编辑:丽雅

投稿:wangliya1

dxy.cn题图来源:站酷海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jg/105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