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0多岁的张伯,平时身体一向硬朗,最近,却经常出现突然眼前发黑的情况。最近的一天,他的老毛病又犯了,这次发病严重,还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造成头部外伤,被紧急送至广医三院治疗。
张伯的心电图检查提示,他竟然有长达5秒的心跳停止!广医三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杰介绍,这种情况会导致脑供血不足,最终引起晕倒。
然而,张伯晕倒的原因有些特别,
既不是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
也不是情绪过激、心跳太快,
而是心跳太慢了!
经详细检查发现,张伯的眼前发黑、突然晕倒是因为他的阵发性的心动过缓导致的。后来,李文杰为张伯做了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张伯近日康复出院,没有再出现眼前发黑的情况。
心动过缓这个名词看起来专业,实际上在中老年人身上并不少见,坊间对它还存在着诸多误解,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评价纠正的——
误区一
心跳越慢越长寿?
据了解,运动员或体格特别健康者,心跳会慢于常人,安静时心率仅为50~60次/分钟。网络上还流传着“心跳越慢越长寿”的说法,这是真的吗?
李文杰介绍,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及脉搏在50~60次/分。
“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有可能出现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尤其是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这些都不用治疗。”但是,如果是普通人群,心率或脉搏小于50次,多数为病理性,需要治疗。心动过缓会导致头晕、胸闷,甚至晕厥等症状。
诊断是否为心动过缓,可以通过24小时心电图来检查。自己也可以通过脉搏数来自测,如果发现脉搏数低于正常值,医院进一步检查。如果是出现症状的心动过缓,则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误区二
手术太可怕,
治疗心动过缓吃药即可?
“我们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害怕安装心脏起搏器,认为只要吃药就好了。”李文杰说,目前,对于心动过缓的患者来说,没有长期提高心率的口服药物,也就是说,服药无法根治心动过缓。如果是出现了症状的心动过缓,还是有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比如张伯,一发病就出现晕厥,进行手术是有必要的”。
“很多人听到往心脏里塞东西感到恐慌,”李文杰介绍,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主要用于解决心动过缓,相当于给心脏植入一个源源不断的动力。“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锁骨下静脉将电极送入心脏,再将其与可以产生电刺激的脉冲发生器相连,全部装置一般都植入左侧胸部皮下。整个手术在X线室局麻下进行,只需要约1-2小时,切口较小,恢复快,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并发症相对少见,因此,患者不用太过担心”。
心脏起搏器
误区三
装有心脏起搏器
不能打电话、不准坐飞机?
李文杰说,实施过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在术后恢复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患侧肢体做剧烈重复的甩手动作、大幅度地外展、上抬及患侧肩部负重、从高处往下跳。
李文杰提醒,起搏器是一个高精密度的仪器,高压线下、强电磁场内、发动机上都会对起搏器产生影响,影响起搏器正常工作,因此,尽量不要在以上场合工作或生活。
“很多患者以为装了心脏起搏器后就不能打电话了,他们担心手机的电磁场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使用,”李文杰说,打电话时的电磁场对心脏起搏器的影响不大,打电话时只要不把手机放在起搏器的位置即可。
“还有的患者担心装了心脏起搏器后再也不能坐飞机了,担心过不了安检或因为过安检而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李文杰解释,坐飞机时只需随身携带起搏器植入术证明,可以避免过安检。
李文杰还提醒,起搏器的电池都有一定的寿命,一般是6~8年左右。当电池将要耗尽时,要立即更换起搏器。此外,安置起搏器的早期往往起搏阈值不稳定,需要及时调整。因此,医院检查,调控起搏器的参数。“患者需每半年检查一次,以观察起博器的工作情况和电池状态”。
适应人群
三种情况最好安装心脏起搏器
李文杰介绍,安装心脏起搏器没有年龄限制,从孩童到老人,符合安装起搏器的指征就可以植入。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最好安装心脏起搏器:
1.有头晕、胸闷、晕厥等症状的心动过缓,心率经常低于50次/分或者心率间歇性小于40次/分的患者;
2.虽无症状但心率小于40次/分或心跳停止时间大于3.0秒的患者。
3.有心动过缓的患者,同时由于其他疾病必须服用减慢心率的药物,为了保证适当的心率,应植入起搏器。
来源:健康有约(gzrbjkgj)
医学指导:广医三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通讯员郭国锋、白恬
编辑:李津
图
视觉中国、网络资料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健康中国重要影响力人物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