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年10月,商丘79岁老人在做完一场手术后,发生了大出血去世了。

家属在料理老人后事时,医院手术存在多处猫腻,并且老人的骨灰内还有不属于本场手术的部件,难道老人的死因另有隐情?

庸医因为小利,害人害己

这名老人名叫李文贵,10月26日他因为抢救无效去世了,他的离开对于他的家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尤其是他的女儿李青萍,她不明白父亲只是做了一场人工替换髋关节的手术,为何会丢失性命呢?

带着这样的疑惑,李青萍找到父亲的主治医生,想要讨个说法。可主治医生却对她闭门不见,另外,院方的态度也十分模糊,不敢正面回答她的质问。

对此,李青萍十分生气,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办理父亲的后事,所以李青萍只能心怀不甘地将医院。

但李青萍始终认为父亲的去世有蹊跷,医院有脱不开的关系,所以在办理葬礼的时候,李医院,将父亲的病历资料全部打印了下来。

病历资料一共有三份,李青萍在对照的时候发现,这三份病历和实际手术有明显的出入。

李文贵明明在25号手术之后,出现了大量出血的情况,可医生并没有做任何处理,导致李文贵的手术后出血量超过了毫升。

正常情况下,人体出血量超过毫升就属于危险,需要立刻抢救。可主治医生并没做任何抢救措施,并且在死亡前的几个小时,医生还给他服用了抗凝血药物。

并且主治医生还对李文贵使用了强力镇定、降血糖、以及不能与抗凝血一起使用的药物,可病历单上根本没有这类记录。

在发现这一点之后,医院,想和主治医生当面质问。可主治医生看到她,立马回避了起来,根本不给李青萍质问的机会。

见此,李青医院告上了法庭,因为证据确凿,而医院也给不出合理的解释,所以一审法官认为这起医疗事故,医院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

医院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满意,表示会继续上诉。

一审结束之后,李青萍接到了火化场工作者的电话,工作者表示他在李文贵的骨灰里发现了手术零部件,李青萍听后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医院会不会在手术材料上动手脚呢?”

随后,李青萍便赶去火化场,将父亲的骨灰和手术零部件带回了家。

手术零部件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形似螺丝的外形,另一个则有五个孔,李青萍并非医学专业,所以研究了半天,还是没有看出这两个零部件的用途和价格。

最后,李青萍在专业骨科医生的帮助下得到了答案,这两个零部件都属于国产产品,总价格不超过一万。

而李文贵的病历单上却显示,主治医生使用的是价值高达元的进口材料,更过分的是,这两个零部件的用途是DHS内固定,并非人工髋关节手术。

这个真相让李青萍怒不可遏,很快便将手术零部件作为证据进行上述。

面对这项指控,医院再次哑口无言,承认自己的确存在更换手术材料的行为,但依然坚持李文贵的离世属于意外,医院的过错。

但事实胜于雄辩,医院如何狡辩,他们都无法改变自己的结局。

在年7月开展了第二次庭审,这次庭审,医院的处罚决定。

医院存在恶意欺瞒、私下更换手术材料、以及错误的用药等的行为,医院应该承担李文贵意外去世的所有责任。

医院受到了应有的处罚,李青萍非常高兴,但同时也非常的懊悔,若不是她粗心大意,父亲或许就不会发生这场意外了。

热心肠的老人与可恶的庸医

李文贵是一个有热心肠的人,当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年轻的时候,上班的地方距离家里有很长一段距离,光是走路就需要花上三四个小时的时间,为了节省体力和时间,李文贵就去市里买了一辆自行车。

有了自行车,李文贵上下班都轻松了不少,但每个月总有那么两三天是走路回家的,这让家人们十分疑惑。

一问才知,是李文贵将自行车借给没有交通工具的同事了,这让家人们十分无奈。

李文贵的假期很少,一个月就只有三天,忙完家里的活之后,他便会在村子里转悠。

看到有人在干活,就会上前帮一把手,因为帮的次数多了,他还学会了种水稻,打谷子等,成为了种田的一把好手。

当地遭遇自然灾害,李文贵担心村民们不懂避灾知识,便挨个上门宣传避灾自救的方式,因为村里人多,所以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讲完,等走完最后一户的时候,夜都已经深了。

一般人肯定觉得麻烦,讲了一次便不再继续了,可李文贵对此却乐此不疲,深怕漏了一个,有一户人没有讲清楚,他便再倒回去讲一次。

因为常年干农活和骑自行车的缘故,李文贵的身体十分强壮,很少生病。都已经79岁了,还能做做家务、干干农活,白天还能骑自行车,去早餐店给家人买个早餐。

家里人觉得他年纪大了,在家里享享清福就好了,可李文贵却是个闲不住的人,白天不干活,晚上连觉都睡不好。

李青萍知道父亲最大的乐趣就是骑自行车兜兜风,但他毕竟年龄大了,体力也没有年轻时好了,李青萍担心他骑车累着,所以便提议给他买一辆三轮车,省时省力。

李文贵听后拒绝了,他觉得三轮车的操作太复杂了,担心一个没注意就发生意外,李青萍听后觉得有道理,便没有再提这件事了。

年10月18日这一天,李文贵和往常一样骑自行车为家人买早餐,在出门前还和家人说说笑笑,可出门不过十分钟的时间,李青萍就接到了他出事的电话。

李文贵在出小区的时候发现井盖凸起了,他担心骑车的时候发生意外,于是便准备先从自行车上下来,等绕过井盖之后,再继续骑行。

但因为年纪太大了的缘故,李文贵的身体关节都已经老化,随时都有受伤的风险,所以只是一个简单的下车,李文贵的一只脚就崴了,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

小区保安发现之后,便给他的女儿李青萍拨打了电话,李青萍得知父亲受伤之后,就立刻医院,医院的路上,李文贵还一直和李青萍说话,让她不要担心。

李青萍见父亲神志清醒,除了脚动不了之外,没有其他毛病,暗暗松了一口气,心想着就是一个小病,父亲很快就能好起来。

在医院检查一番之后,主治医生表示李文贵的左股骨颈发生骨折了,随后便给出了两种治疗方案,第一种是服用药物,依靠自身能力修复,第二种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因为李文贵年纪大了,恢复能力较差。所以医生建议第二种手术方案,创伤小,恢复也快,李青萍听后没有丝毫犹豫,选择了第二种手术方案,以及使用进口的手术材料。

10月24日下午,家属签了手术同意书之后,李文贵便被护士推进了手术室。

直到傍晚六点半,医生才走出了手术室,向李青萍等人表示了手术成功,这句话犹如定心丸一样,让李青萍等人松了一口气,随后李文贵被护士推到了普通病房。

虽然已经完成了手术,但李文贵的手术创口还没有愈合,并且体内还有很多瘀血,所以还需要住院观察几天。

在住院期间,是李医院照顾李文贵,10月25日早上,这一天医院陪在父亲的身边。

李青萍担心父亲无聊,所以会和他聊聊天,分享最近家里发生的故事,等父亲睡着之后,李青萍检查了一下父亲的引流袋。

引流袋的作用是引出患者体内瘀血,所以引流袋里的血液应该是暗色的,可李文贵的引流袋颜色却略微有些鲜艳。

李青萍担心出现意外,就将这件事反馈给了主治医生,主治医生听后让她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现象。

李青萍心中觉得有些怪异,但医生比她专业,所以她便将这份怪异压了下去。

但过了几个小时之后,李青萍发现引流袋的颜色变得更加鲜艳了,并且李文贵的意识也明显比之前模糊了。

父亲的状态让李青萍的内心很是不安,所以她再次将这个情况反应给了主治医生,但主治医生依然表示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休养几天就好了。

李青萍听后有些生气,却无可奈何,只能要求主治医生,不要再使用稀释血液的药物了。

交代完这一句之后,李青萍便回家忙碌工作,李文贵则交给哥哥照顾,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居然是她和父亲的最后一面,在她离开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矛盾

10月26日凌晨,还在睡梦中的李青萍,接到了哥哥打来的电话,哥哥语气慌张地表示,父亲不好了,目前已经被医生推进抢救室抢救了。

李青萍听到哥哥的这句话心中一慌,从床上摔了下去,挂断电话之后,医院。

等李青萍赶到的时候,李文贵已经没有了心跳,血压也变成了0,成为了一具冰冷的遗体。

看着父亲的遗体,李青萍呆愣在了原地,她不知道该如何消化这个噩耗,此时主治医生走到她和哥哥的面前,神情哀痛地表示自己尽力了,希望家属能够节哀。

这句话让李青萍意识回笼,她厉声质问主治医生,李文贵在术后第一天就出现了出血的情况,医生为何不做任何处理,还继续对他使用稀释血液的药物。

医院前,她就明确要求停止使用这种药物,医生为何没有停下?

对于李青萍的一番话,主治医生似乎不知道该如何反驳,留下一句节哀之后,就匆匆逃离了现场,李青萍想要将其拦住,却被周围的护士和医生拦了下来。

回想往日的种种,李青萍的内心非常悲痛和自责,她将父亲的死因归结在了自己的身上,她认为父亲的死,她也有一部分责任。

可谁都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李青萍一心想要李文贵的身体好起来,却没想到会遇上这种医生。

而医术低劣的医生事件屡见不鲜。

年6月,一位姓舒的女士出了车祸,经检查发现右肩胛骨发生了骨折,需要立刻手术。

因为看过类似的新闻,舒女士担心自己遇到同样的情况,所以在进入手术室前,她和医生一再强调,自己是右手骨折,千万不要弄错了。

主治医生听后连连保证,绝对不会弄错,得到医生的保证之后,舒女士才安心地躺了下去,可等醒来之后,舒女士觉得双手都有强烈的不适感,她怀疑自己双手都做了手术。

于是找来主治医生对质,主治医生听后一脸尴尬地表示,他误将舒女士的左手做了处理,等发现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只能进行第二次手术。

舒女士听后十分气愤,怒骂主治医生,主治医生立马给她送上了水果让她消消气,随后表示会对她进行赔偿,拜托她千万不要声张,目医院革职了。

除了医术低劣的医生外,患者暴力伤害医生的事件也是存在的。

在年6月,医院值班时,被一名患者用刀刺中了要害,最终因为抢救无效死亡了。

这名患者虽然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梅医生却再也回不来了,他的遭遇令所有医生为之心寒。

医生是帮助患者对抗病魔的存在,可因为医术低劣的医生和暴力患者的存在,让这层关系变得越来越陌生,甚至互相戒备。

希望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矛盾能够早日解开,希望世上再无庸医和暴力患者,让患者敢就医,让医生敢治病。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zl/15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