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等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将国内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至/80mmHg。该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热议和争议。
“刚看到这个下调标准时,很震惊。”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胡大一表示,按照这个标准,一夜之间国内高血压患者增加到5亿,这其中包括很多中青年。
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数据显示,国内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3.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人数达2.45亿。2.45亿是按照目前国内采用的/90mmHg诊断标准推算出的。而新《指南》将这个标准降到了/80mmHg,一旦落实,意味着国内高血压患者从原来2.45亿增加到4.9亿。
“高血压诊断标准不应轻易改动。”胡大一还表示,调低诊断标准并未将控制高血压的绝对风险下降很多,与此同时,还涉及药物副作用、耗费巨大医疗开销和人力成本等诸多问题,这个下调并没有太大的临床意义。很多基层地区会考核降压的控制率,下调诊断标准会大幅挤兑现有医疗资源。
国家卫健委官方回应11月15日晚,国家卫健委回应称,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90mmHg。同时指出,国家对高血压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发有规范程序要求。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是目前国内两个占比较重的慢性病,人口基数大。在国内,一旦被诊断出来后,基本就需要常年吃药,大部分病情不可逆。在胡大一看来,日常高血压治疗中,应因人而异,不能单一只看毫米汞柱。他并不建议高压在~mmHg医院开药,更重要的是改变生活方式,比如健康饮食、不熬夜、戒酒等。如何做好高血压管理?高血压病的治疗首要的是血压控制,早控制早获益,长期控制长期获益。除了药物治疗外,更重要的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日常血压监测,不仅有利于防控高血压,还可以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1.试试得舒(DASH)饮食模式得舒(DASH)饮食是为高血压而设计的饮食模式,核心是高钙、高钾、高镁、高膳食纤维,限制饱和脂肪酸,保证不饱和脂肪酸丰富,限制含糖饮料和甜食,减少盐摄入。谷类:可选全麦面食、燕麦、糙米,减少或避免精良米面、糕点、甜食、油炸油煎食品;肉类:可选瘦猪牛羊肉、去皮的家禽(鸡鸭鹅),鱼(深海鱼,如三文鱼),虾、蛋也要吃;水果:吃水果,而不是加工成果汁或喝加糖果味饮料;蔬菜:可选菠菜、芹菜、油麦菜、白菜等季节性种植的蔬菜;奶制品:可选无脂或脱脂、低脂奶制品;坚果:注意热量,选小分量和无盐的;油:可选菜籽油、橄榄油、玉米油,减少或避免猪油、奶油、黄油的摄入。少钠:建议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可使用低钠盐。多钾:注意适当多吃一些富含钾的食物,包括新鲜水果和蔬菜、低脂乳制品、坚果和豆制品。2.运动管理推荐高血压患者每周进行5天、每次30-60分钟的中等或高强度有氧运动,如骑车、游泳、健步走等;且每周进行2-3次抗阻力量练习,如哑铃、小沙袋和弹力带等。运动过程中需注意避免低头和憋气的动作。3.控制好体重和腰围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最佳目标是达到理想体重,体重指数18.5-23.9kg/m2,控制腰围至男性90cm,女性80cm。4.一定要戒烟限酒建议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如饮酒,则降低酒精摄入,男性≤20克/天,女性≤10克/天,最好戒酒。最安全的饮酒量是0,即不饮酒。5.生活中给自己减减压工作生活节奏紧张、思想压力大、情绪激动、焦虑、经常加班熬夜,会使得人体内神经系统和激素水平调节异常,导致心跳增快、血管紧张度增加,这是引起血压升高的又一种常见原因。建议每日睡前进行冥想或者瑜伽,每天30分钟,每周3次,对减压有很大的帮助。6.重视日常血压监测对于日常高血压的监测,首选简单、便捷的监测设备,比如蓝天1号健康手表,不仅可以24h连续动态监测血压的变化趋势,了解不同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便于及时调整生活模式,而且佩戴方便,%全智能,用户的依从性非常好,更有利于长期持续的血压管控。《指南》的热议,明显提高民众对高血压和身体健康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