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篇
首先听一首养生、保健歌吧!
医院像天堂,
医院像银行;
医院像牢房,
不如提前去预防。
健康是无型资产,
养生是银行存款;
疾病是恶性透支,
大病会倾家荡产。
别的全然都是假,
只有健康才是真;
莫等病了找医生,
没病就要做养生。
宁可站着去保健,
决不躺着吃药片;
不养生就养医生,
医院。
健康永是无价宝,
坚持养生要趁早;
钱不花在临死前,
保健养生是忠言。
1、国学大师南怀瑾谈养生
南怀瑾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他特别注重养生之道,他的身体状况相当地好,因此,他在九十多岁高龄仍在讲学、写书、工作。作为精通儒、佛、道、医、卜、天文、诗、词、歌、赋的大师,在他所著的书籍中,曾多次提到养生的方法,把自己养生的心得一一记载了下来。
饮食有度
南怀瑾先生养生很重要的一点体现在他饮食有度,他的饭量很小,中午只吃少许略放些盐的花生米,晚餐一碗稀饭,碗不大盛得还不满。稀饭通常用小米和红薯合煮。到了秋天,则改为“薏米小米稀饭”。晚餐吃稀饭时,南怀瑾则用一些小菜佐餐,或辣白菜,或桂林豆腐乳,或镇江酱黄瓜,或湖南的酿豆腐,或宁波的盐水笋等。南怀瑾先生认为:“饮食之道首先要牢记四个字,就是‘少食多餐’,其次是‘清淡’。”
重视睡眠
除了注意饮食之外,南怀瑾先生也极为重视睡眠。对于睡眠,老爷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主张长时间地睡眠,而是重视睡眠质量;反对熬夜,提倡早起。老先生说:“人要顺应自然,就是要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
南怀瑾推荐了三种睡眠法:
第一、睡觉前简单地压腿,然后在床上自然盘坐,自然呼吸,感觉全身毛孔随呼吸一张一合,若能流泪、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觉时倒下便睡。
第二、仰卧,自然呼吸,感觉呼吸像春风,先融化大脚趾,然后是其他脚趾,接着是脚、小腿、大腿逐渐融化。如果还睡不着,再从头做。
第三、入睡快的人可右侧卧,右手掌托右耳。
对于失眠,南怀瑾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进行治疗,他说:“道家有个办法,不管老年、中年、或是少年,失眠时,把身体蜷缩起来睡,变成婴儿状态,容易睡着,这是勉强使心肾之气相交。‘交’就是连起来接上电了。这样就可以睡着了。”
内心宁静
南怀瑾有做人六字诀广为流传:
静:少说话,多倾听
缓:稳着做事,不急不躁;
忍:面对不公,别气愤,别宣泄,忍让是智慧;
让:退一步海阔天空;
淡:一切都看淡些,很多事情随时间会变成云烟;
平:是平凡,是平淡,是平衡。”
这六字诀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静”字。南怀瑾也一直十分重视自己内心的宁静。他曾用道家老子的话来解释养身之道:“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意思就是把自己身体活动的功能宁静下来,完全恢复到婴儿的状态,脑袋是清醒的,是快乐的。
南怀瑾喜欢用打坐来静心,打坐是个形式,真正的目的在静心。他常常说:“一个人先要学会享受寂寞,才可能了解人生,才会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否则,到了晚年,本来可以享受清福,但多数人反而觉得痛苦,因为一旦无事可管,他就活不下去了。有许多老朋友到了享清福的时候,硬是享死了。究其原因,就是害怕寂寞。”
2、谈中医养生
通过多次深入地学习,总结,医院、保险和中医养生三者的区别。我打个比方说吧,一个完好的杯子放在桌子上,医院做的就是等杯子掉下来摔坏了之后,看看怎样修补;保险做的是等杯子掉下来摔碎了,不能再用了,然后考虑赔你多少钱;而中医养生做的就是怎么不让杯子掉下来,总是保持杯子的完好无损。聪明智慧的你明白了吗?没有人因为养生而破产,但很多人却因为一场大病而倾家荡产。这就说明了“今日不养生,明天你就养医生”这个道理。如果你不注意养生,你现在赚的钱是给谁赚的呢?是给医生赚的,给医院赚的,到了最终把你这些积蓄全部奉献出来,还不够,还得向亲戚、朋友借钱。
常言说“年轻时用命换钱,年老了用钱换命。”可是你用钱换命可不一定能换的来呀!钱花了,命没了,这样的事情不新鲜吧!所以从现在开始要注意养生保养好自己的身体,绝对不要为了现在省一点钱,置自己的生命健康于不顾。钱是身外之物,没有了可以再赚,可是你的生命、你的健康,没了就是没了,再也回不来了。
中医养生就是为了不让杯子从桌子上掉下来。你若注意保健,注意养生,如果你现在身体状况很好,那么10年之后,你的身体依然很好。美容界有一句经典的话:“保养总是老样子,不保养就会样子老。”同样,不懂得养生,脏器就会变老,脏器老了,就会得病,脏器出了问题,就会得大病的。你想一想,用中医方法养生是何等的重要吧!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此书叫做《本草问答》,谁问谁答的并不重要,关键是书里的三句话让我增长了很多知识,这三句话分别是:大地调和为宇宙,万物调和为世界,人之调和为学识。
大地调和为宇宙。书中的内容解释说:山有阳坡和阴坡,阳坡的虫啊、草啊、树啊,如果入药,不仅不是阳性,而是极寒的寒性。原因是几百万年以来,这阳坡的虫啊、草啊、树啊就是靠着内在的寒,与外在的热和阳抗衡调和的,如黄连是生长在南坡阳面的,却性寒,治热病;反之,阴坡的虫啊、草啊、树啊一律为热性,与外界的寒和阴调和,如附子,生长在北坡的阴面,尤其生长在洼地,却是大热之物,治疗寒症、湿症。
万物调和为世界。说的是中国长江以北适合种麦子,南方适合种水稻,麦子比水稻寒,北方的人们吃面粉较多,所以常配一些葱、姜、蒜做为调料用以驱寒:又由于麦子性寒,主泄,肠子里留不住,所以,北方人较南方人直爽,说话做事直肠子进、直肠子出,酣畅淋漓,快意春秋。
人之调和为学识。说的是什么是上天,什么是菩萨。上天管的就是大地调和;菩萨管的就是万物调和;什么是中医呢?中医就是管人的阴阳调和。用什么来调和呢?用医学知识、人体的结构、以及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辨证的对立统一规律的知识来调和。
人哪,千万不要自作多情,也不可以妄自尊大。因为人就是万物之一,从“调和”的这个角度来讲,人是和虫啊、草啊、树啊一样的东西——你住在北方,光照较少,你就必须阳一点、刚一点,以便与寒冷调和;你若住在南方,光照和雨水非常充沛,你就必须绵一点、柔一点。以便与温、湿调和。
多懂得一些中医知识吧!因为中医的方法能保健,能养生,能使你的脏器保持健康,能使你延年益寿。
3、钟南山院士谈健康
一场“非典”,让全中国人民都知道了钟南山,他现在是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导、亚太地区执行委员会理事。他今年()80岁。一边工作,一边锻练,现在他一口气还能做10个引体向上,在去年()的8月16日,在《中南山传》签收会上,他说了一句很有趣的话:“我现在看到漂亮的女孩儿还是很心动。”这说明钟南山院士心态非常年轻。他在很多场合多次阐明说:“虽然多项研究表明人的自然寿命能达到岁以上,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大多数人都活不到这个岁数。”他认为:人体健康有五大因素:父母遗传基因占15﹪,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医疗条件占8﹪,而生活方式则占了60﹪。
所以,要想身体健康,生活方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这方面,他提到了许多好的生活方式,例如,生活作息一定要尽可能有规律,千万不能熬夜,晚上11点以前一定要睡觉,早晨7点起床,中午至少要入睡半个小时;在饮食上,要做到皇帝的早餐,大臣的午餐,叫花子的晚餐。意思是早餐一定要吃的很好,中餐也要吃的差不多,而晚餐随便对付一口就可以了,晚餐以后就不能再吃东西了,如果还吃东西,就会给身体造成负担。每餐要适当地多吃一点蔬菜,五谷是最养人的。
钟南山院士还说,全世界最不好的习惯就是抽烟,抽烟会得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到最后就成为肺部的恶性疾病,这就是死亡的三步曲。所以抽烟对身体没有一丁点儿好处;至于喝酒,适量就行,不能多喝。钟南山说,喝醉一次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六种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是吸烟,二是酗酒,吃植物性的东西占少,而吃动物性的东西占太多,所以,什么肥胖症、糖尿病、痛风等很多病就都来了。
男人过了40岁体质逐渐下降,再加上工作的压力,环境等因素,很容易出现疲劳,还有睡眠质量不好,体质虚弱等等这些亚健康问题。如果有条件可以通过滋补、调理,来解决这些问题,人参、鹿茸不能多吃,容易上火,可以适当地吃一些性味平和的中药。钟南山建议大家“轻伤就要下火线”,一定要早防早治,不能硬撑着,最后把身体撑坏了,没有人能替你呀!他还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何、自己哪里不舒服,自己知道,自己要有一些自我调理的方法,当然,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应该有一些相关的知识。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人不能当情绪的俘虏,要做情绪的主人,要去驾驭情绪,不能让情绪驾驭我们,情绪是每个人健康的指挥棒,至关重要。一定要少生气、不生气。一般来说,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而是气死的。生话中的三种“快乐”要时刻牢记:知足常乐,助人为乐和自得其乐。有的家庭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要知道人的疾病70﹪都是来自于家庭,人的恶性疾病50﹪都是来自于家庭。离婚人士、丧偶人士寿命偏短,那是有科学根据的。
要想家庭和睦,第一要尊重老人,第二要教育好子女,第三要处理好婆媳关系,最后一条非常重要,夫妻恩爱这是核心,夫妻要做到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维互勉、互让互谅。
人很容易死在嘴上,懒在腿上,每天至少要有半个小时的锻练,锻练的内容很简单,只要走路就可以了。28岁以前可以打羽毛球、乒乓球,可以游泳。28—49岁就不要参加剧烈这动了,49岁以后要进行功能锻练,保持功能正常,走路就可以了,我提倡要快速步行,每分种步,年纪再大了要练练功,如太极拳。
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承受着更重的压力,在健康方面更是粗枝大叶,男人的平均寿命要比女人短。所以男性要每天做到如下几个一:每周一次鱼,每天一个西红柿,每天一壶绿茶,每天一把核桃,少抽一支烟,每天一瓶白开水,每天一个苹果,白酒不过一两,常喝一杯酸奶,每天一根香蕉,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运动。
最后钟南山总结说,要想长寿,必须每天健康生活,要做到以下八个方面:
(1)一定要吃好三顿饭。(2)一定要睡足八小时。
(3)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4)每天要大便,排除毒素。
(5)每天要高兴地大笑,(6)家庭一定要和睦,
(7)不吸烟、不酗酒,(8)注意滋养身体,提高免疫力。
健康从每天开始,每天都健康,一生就健康了。能吃能喝不健康,会吃会喝才健康,胡吃胡喝要遭殃,用肚子吃饭求温饱,用嘴巴吃饭讲享受,用脑子吃饭保健康。
以上就是在去年()的8月16日钟南山院士谈健康的全部讲话内容,相信大家看了,一定会受到很大教益,我在此没有必要再做任何解释了。
4、正确的睡眠是最重要的养生方
谈到睡眠,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但如何睡才是正确的睡眠,如果不能正确地睡眠,又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哪些不良影响,有不少人还是不太清楚的。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就试谈一下睡眠和养生的关系。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在补身养生方中,睡眠可以说是第一大补。常言道:“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彻夜难眠,浑身疲倦。”所以,睡眠质量的好坏与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关系。既然睡眠是第一大补,那么怎么睡觉才对我们的身体能起到大补作用呢?老子曰:“一阴一阳谓之道。”对老子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睡觉是人修养生息、养精蓄锐的过程,是收藏、吸收能量的过程;白天工作、学习,那是在释放能量,有释放就必须有收藏。
晚上什么时间开始睡觉最好呢?古人经典地告诉我们:“亥时”,亥时就是从晚上九点开始到夜间十一点,这两个小时的时间为“亥时”,按着十二生肖,亥是猪,你看猪在那个时候肯定是在睡觉呢。所以,我们的老祖宗就把最佳的睡眠时间安排在亥时。什么时候是最佳的起床时间呢?古人安排在“酉时”,“酉时”就是早晨的五点到七点,按着十二生肖,酉是鸡,鸡在这个时候开始打鸣了,叫人们起床了。如果能在亥时入睡、酉时起床,那么我们身体的百脉都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修复,这样,就能使我们的身体健康、不生病。
百岁老人的睡眠特点一般都是在亥时入睡,酉时起床。可惜现在很多年轻人根本做不到,他们对此一无所知,他们玩儿电脑可以玩到凌晨三点,甚至玩一个通宵;他们睡觉可以睡到次日的十一点,真可惜呀,他们对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养生遗产(其实不光是养生遗产)都一无所知。
有一次,医院去做彩超,做彩超的人非常多,挤不过来挤不过去的。我听一个年轻人对另一个年轻人说:“医院这么多人,中医院就没人,医院毙掉……”我听了之后心想:年轻人太无知了,实在可笑啊……朱德的保健医生胡维勤曾说:“西医很强大,中医很伟大;中医能手眼通天,中医是五大发明(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和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西医是一门技术,中医是一门艺术;西医是一门科学,中医是一门哲学,中医是一门人生哲学。年,毛主席在杭州刘庄宾馆小憩时,和几位同志打麻将,他即兴谈道:“我说过,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第二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三是麻将牌。”当然,还有很多事实说明中医对国人、对世界的巨大贡献,而现在有太多的年轻人对中医一无所知医院“毙掉”,其实若医院倒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何况现在的“中医院”也不全“中”了,很多病人也是在那里吊瓶注水。哎呀!说“睡觉”呢,又谈起了中医,似乎有些跑题,我们还是谈睡觉的重要性吧。
如果真的能做到亥时睡觉,酉时起床,那么白天精神状态肯定好,脸上会泛起红润的光泽,女孩子也就没有必要去美容院了。如果晚上不能及时睡觉,或是睡眠质量不好,第二天我们的少阳之气就升不起来,少阳之气升不起来,人就非常困乏、没有精神。除了晚上要保证良好的睡眠之外,中午的午时我们也应安排至少半小时的午睡。午睡被称之为睡“美容觉”,午睡养颜的效果十分明显。人身体的细胞大约天左右更换一次,所以,古代养生家讲:“睡觉为养生之首,一夜不睡,百日补不回来。”另外,经常夜里睡得太晚,也会伤胆气,严重时还会得抑郁症。黄帝内经里讲:“气以壮胆,各脏之气皆取决于胆。”就是说,人的五脏六腑之气都是取决于胆的,取决于胆气的升发。如果胆气能够升发起来,那么身体各脏之气就不会受到影响。
子时(23点至凌晨一点),是胆经最旺盛的时候,此时的睡眠正好继养胆气,不睡觉就会消耗胆气,子时不睡觉,还会造成胆汁新陈代谢紊乱,供血不足,上不明目(眼睛干涩),下不养筋(出现抽筋或身体僵硬、腰膝酸软),晨起口干口苦;子时不睡,脸色发青、丑时晨不睡,面色铁青、寅时不睡,脸色呈现青灰色。所以,这三个时辰是最重要的睡眠时间。
凌晨3点是一天当中的“立春”,早晨6点是一天当中的“春分”。天地在3点钟醒,人的细胞的时控感应也就该醒了。如果天醒人不醒,5点以后你还睡觉,到了6点(春分)的时候,人的“神”就出不来了,那么你这一天就会精神不足。
晚上睡的太晚叫做耗煞阳气,早上起的太晚叫封煞阳气。所以,即使睡晚了,早晨5点也要起床,中午再补个觉,我们必须防止“双煞”呀。
睡觉的房间不能太大,睡前还要关好门窗,这实际上是为了聚住阳气,夏天再热也不要整夜地开空调、开电扇,我们可以给空调和电扇定一下时,估计自己也快睡着了,制冷器也停止运转了。人在睡着了的时候基本上是不会被热醒的。另外,晚饭不能吃的太饱,吃的太饱对正常睡眠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民国时期有一位非常卓越的外交家叫顾维钧,在年的巴黎和会上,他就山东问题代表中国发言,驳斥了日本的无理要求,并且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一时誉惊四座、名声鹊起。年,96岁的顾维钧出版了他的《自传》,年,顾维钧在纽约去世,享年98岁,他的长寿秘诀就是一个字——睡。他曾说:“有人把‘睡’和‘醒’截然分开,认为‘醒’才是人生,睡着了浑浑噩噩、南柯一梦,属于非人生,这实在是不确切,‘睡’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生。”他认为,要保证‘醒’的时候有理性和工作的高效率,“睡觉”可以算是人生的第一要务,他的夫人严幼韵(生于年,是旧上海的富家大小姐,是第一个将小轿车开进校园的“复旦女神”,解放后,人们称她为“上海滩女神”。前不久,岁的严幼韵提笔为自己的口述史《一百零九个春天——我的故事》一书作序。她一笔一画地写下“每天都是好日子。”严幼韵现在还生活在美国的纽约)对他的睡眠和生活起居照顾得非常周到。他睡觉用的枕头也是十分有讲究的,他的睡眠方式也有点儿特别,从晚上11点钟开始睡,第二天上午10点钟才起床,夫人觉得睡10多个小时不吃饭对身体不利,早晨五点唤醒他,让他喝杯牛奶、吃几块点心还继续睡。
在这一点上我并不提倡让大家学习顾维钧的这种睡觉习惯,我只是通过这个例子再次佐证睡眠对人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睡眠是使肌体修复的最佳方法,如长期睡眠不好,就会导致心神乏力、体力下降,心慌气短、各脏腑功能减弱,严重的可以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和神经衰弱,致使脏腑功能衰竭。所以,朋友们一定要懂得正确睡眠是最重要的养生方。
5、放慢语速也养生
在土库曼斯坦有一个叫尼科内伊夫的村庄,村内老人岁数过百者很多。研究人员发现,该村长寿的秘密竟然是低声说话,不论男女老少,说话的声音都很低。村里还颁布了村民公约,规定大声喧哗属于违法行为,屡教不改者将受严惩,甚至坐牢。该村因此被称为“低语长寿村”。
俗话说:“慢性子人寿命长”。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沈政指出:老人说话慢一些,是有利于养生、有利于健康的。
无独有偶,美国《预防》杂志曾刊文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不由自主地大吼大叫、火冒三丈,这样很可能影响免疫系统。文章建议,如果想让自己活得更好、更健康长寿,平时说话要心平气和,尽可能声音低一些,并且要放慢语速。
我国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也曾指出:“大声说话对各年龄段的人而言都不好。对小孩和年轻人来说,虽然暂时影响不到健康,但会显得没礼貌、没素质。而高声说话对老年人而言危害极大,说话声音每提高一次,就是对身体的一次刺激,高声说话使老人心跳加快,一系列潜在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随时可能发作,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的张湖德教授则进一步认为:人生气时大喊大叫会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可引起气逆、肺胀、气喘咳嗽。如果经常生气而大声说话,还会使肾气不畅,进而导致闭尿或尿失禁。另外,人的年纪大了本来就容易动脉硬化,再加上生气时扯着嗓子大喊大叫,极易使气血上冲,导致脑血管破裂。
综上所述,一个人在进行语言表达的同时,也在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内心世畀,而语速的快慢则会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及情感变化。一般来说,语速快是因为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说话快与自身的性格有关,也与所处的环境及当时的情绪有关。老年人体弱,大部分都患有一些慢性病,特别需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来养生。语速太快,很容易使老人情绪变的激动和紧张,促使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血管收缩,引发或加重高血压、心脏病等。此外,焦躁的情绪不但会伤害五脏,还会影响内分泌及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转。相反,如果老年人能刻意试着放慢自己的语速,则相当于努力让自己处于一种平心静气的状态。此时,大脑会安静,肌肉易放松,气血易畅通,身体各部分的机能运转都会更协调。而且老年人慢条斯理地说话,还有利于理清自己的表达思路,也有助于放松心情。老年人应随时提醒自己说话慢点、声音小点,这样可以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低声细语的人通常遇事表态中庸,这类人容易随遇而安,受环境影响较小,因此长寿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当老年人发火时,家人应该及时安慰和劝阻,千万别煽风点火,否则很容易出现意外。经常生气的人,可能是由于体内肝火较旺,肝气淤滞不畅所致,这样的老年人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舒理肝气,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忌吃辛辣上火的食物(如辣椒、狗肉、羊肉、牛肉、火锅等),多喝菊花茶。
总之,老年人说话尽可能不要太着急,尽量放慢语速,这是重要的养生法之一,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