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纤颤和房间隔缺损

年1月26日,中国医院第三心内科团队在庞文跃主任带领下,完成了东北首例房颤冷冻消融和心腔内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封堵“一站式”手术。心腔内超声是当今国际心脏介入领域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它在心内导管介入的基础上,把超声探头送到心脏的特定部位。对于复杂的心律失常和结构性心脏病,达到更加安全和精准地完成手术。

病例

患者为66岁女性,以反复心慌和气短3年且加重5天为主要临床表现就诊于我科门诊。心电图检查发现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纤颤;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无既往其它疾病病史。

心腔内超声

心腔内超声技术(ICE)是当今国际心脏介入领域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它在心内导管介入的基础上,把超声探头送到心脏的特定部位。在复杂的心律失常和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中,能够在术中清晰观察心脏内的特殊结构。对于心脏解剖异常和变异进行实时定位,更加安全和精准地完成手术。

手术过程

患者入院后,在接受抗心律失常和抗凝药物治疗的同时,完善经食道超声和心脏增强CT等检查,以详细了解患者心脏结构、排除心房血栓存在和明确异常结构等特点。庞文跃主任和邹德玲主任组织全科讨论,明确手术的适应症,并且排除了手术的禁忌症,决定为患者实施两种疾病的根治性手术。但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合并两种疾病情况非常复杂,手术风险很大。为保证手术安全且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科室决定为患者实施心房纤颤的冷冻消融术,并开创性实施在心腔内超声引导下房间缺损封堵“一站式”手术,即通过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超声影像技术引导下一次手术根治2种疾病,达到安全、精准,且减少手术次数、节约手术费用的效果。

经过第三心内科医护团队的充分术前准备和详细的术前评估,制定了优化的“一站式”手术方案和各种可能的并发症处理预案。先由邹德玲主任带领科室的起搏电生理团队为患者实施心房纤颤的冷冻消融手术,然后庞文跃主任带领科室结构心脏病团队首次尝试在心腔内超声引导下为患者实施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术后患者状态良好,无不适感。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经胸超声证实,成功封堵房间隔缺损。整个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术前经胸超声,计算Qp/Qs(分流指数)为2.,存在严重左向右分流

庞文跃主任和邹德玲主任合作实施“一站式”手术

房颤冷冻消融中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

术后计算Qp/Qs为1.,肺/体循环比值接近正常

庞文跃主任,师从我国著名心血管病学家胡大一教授,是胡大一教授在我国开展心血管介入以来,科室里最早和最主要的三名手术术者之一。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会委员、中国老年病学会心脑血管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学会心血管介入委员会常委、卫生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学会心血管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心血管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介入质控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冠脉介入培训基地导师等职。已从事先天性心脏病等结构性心脏病手术近20年。自医院引进入中国医院后,庞文跃主任带领我院最早开展冠心病介入和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邹德玲主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五届青年委员会委员,辽宁省起搏电生理学会常委,沈阳市心电学会第七届副主任委员。年开始,开展心电生理与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工作,完成射频消融术数千例。开展了心房纤颤和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及小儿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肥厚型心肌病消融术。擅长单腔、双腔、三腔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植入式心脏除颤器置入术等心脏介入诊断及治疗。研究方向: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zl/146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