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发病的机制是什么 http://m.39.net/pf/a_6192732.html

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不少年轻人有时会感到心悸、胸闷、气短、医院就诊,他们常常除了心电图有某些变化外,其他生化或影像学检查并无明显异常,患者经常被诊断为冠心病、心肌炎。这时,临床医生要想到还有一种可能性,即β受体功能亢进症,经过简单的心电图试验即可鉴别。下面通过两则病例,一起来认识这种疾病的临床与心电图特征,以及诊疗要点。

一.病例1

1.病史概况

患者,男性,48岁,1年前因左肾积水在家乡做过手术,术后一直感到诸多不适,如心悸、呼吸困难、失眠、不规律头痛。医院就诊,做了多种检查,包括心肺体检、超声心动图、头部CT、生化检验等,均未见异常。只有心电图发现T波异常,怀疑冠心病,自觉症状更加严重,厌食、啼哭等。

2.心电图表现

(1)普萘洛尔试验前

窦性心律,律齐,心率次分,II、III、aVF导联T波倒置2~3mm,V4~V6导联T波平坦(图1)。

图1.普萘洛尔试验前心电图

(2)普萘洛尔试验后

患者口服普萘洛尔60mg,1小时后心电图变化如下。窦性心律,心率66次分,II导联T波恢复正常,III、aVF导联T波倒置变浅,V4~V6导联T波恢复正常(图2)。T波高度约3mm。

图2.口服普萘洛尔1小时后心电图

3.心电图诊断

普萘洛尔试验阳性,提示β受体功能亢进。

4.解析

本例患者症状多样,多项检查结果阴性,心电图结合普萘洛尔试验可以排除心肌缺血、心肌炎,因为二者的心电图异常不可能在1小时内恢复。之后患者继续服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并接受心理安慰劝导。2个星期后其心电图复查正常,症状消失,情绪稳定。

二.病例2

1.病史概况

患者,女性,45岁,平时从事田间劳动,无重要疾病,1个月以来感心悸、胸前区持续不适,失眠,失去劳动能力,食欲正常。医院拟诊冠心病,给予硝酸甘油片和复方丹参等治疗无效。来院就诊时精神紧张,表情痛苦,叹息,胸痛位置难以指明。

体检心肺、腹部、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血压/80mmHg。胸片上心肺未见异常。血生化检验电解质、心肌酶学、血脂水平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各房室分压、瓣膜运动正常,未见心内分流。临床怀疑植物神经失调,建议进行普萘洛尔试验。

2.心动图表现

(1)普萘洛尔试验前

①窦性心律,心率68次/分,P-QRS-T规律出现,P-R间期ms,P波形态正常。

②QRS间期ms,形态正常,额面QRS电轴48°,Q-T时限ms,QTc间期ms。

③肢体导联、I、II、III、aVF导联ST段下斜型压低0.05~1.5mm,伴T波倒置,V3~V6导联ST段下斜压低0.5~1.5mm,与倒置T波相连(图3)。

图3.普萘洛尔试验前心电图

(2)普萘洛尔试验后

患者口服普萘洛尔40mg,1.5小时后心电图变化如下(图4)。

①窦性心律,心率54次/分。

②各导联ST-T改变明显减轻,胸导联上异常ST-T改变完全消失,U波较明显。

图4.口服普萘洛尔1.5小时后心电图

3.心动图诊断

心电图上的复极异常改变在口服普萘洛尔后消失,符合β受体功能亢进表现。

4.解析

给予患者β受体阻滞剂口服治疗,两周后症状消失,恢复劳动。

三.关于β受体功能亢进症

1.病因

β受体功能亢进症是机体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正常而β受体对其刺激过度敏感致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和心输出量增多等心功能亢进状态,以心悸、胸闷、气短、烦躁、心前区疼痛等为主要表现,此外尚有乏力、头晕、多汗、失眠、焦虑等一般神经系统的症状。其病因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导致植物神经失衡,在过度劳累、高度紧张、精神创伤等应激情况下诱发起病。

2.临床表现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低至7岁,高至80岁均有不少病例报告。不过,80%的患者年龄在20~40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二者比例在3:1~6:1,发病前大多有明显精神因素,如过度劳累、高度紧张、精神创伤、疾病后等,也有部分医源性,少数无诱因。

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心血管及精神神经系统症状,以胸闷、心悸、头晕、乏力,心前区疼痛最多见,胸痛持续时间长,多为刺痛;其他症状包括低热、多汗、失眠、四肢发麻、自觉气短、叹气后舒服,多有焦虑,少数有短暂"晕厥",咽部阻塞感。当站立、紧张激动时加重,卧位恶心、呕吐减轻,劳累后轻度气急,工作一般不受影响,若出现心力衰竭会有端坐呼吸。

体征方面,多数患者外观状态尚好,心率静息时多在90~次/分钟以上,个别达次/分钟,常随体位、情绪激动而变化,站立或工作时增快,卧位或睡眠时降低。正常成人立卧心率差在8.23±4.3次/分钟,本病患者可能达16.95±9.18次/分钟。

病程长者可有轻度心脏扩大,触诊心前区心脏搏动强而快,听诊第一心音亢进,部分有收缩期喷射样喀喇音、第三及第四心音,第二音分裂,可闻及1~3级收缩早中期喷射性杂音,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胸骨右缘第2肋间和颈外动脉上最明显,运动后更为显著。收缩压可轻度升高,脉压增大,有水冲脉枪击音和毛细血管征,可有手足发抖和腱反射增强。高动力循环持久存在与发展可增加心脏负荷、心肌缺血及缺氧,可以导致高排量心力衰竭。因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失衡,故往往伴随明显精神症状,甚至有发热。

3.辅助检查

(1)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速,可有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部分患者有左心室高电压,右房负荷加重,P波形态高尖,电轴右移,V1呈rSr′、Rs型,II、II、aVF导联常有ST压低,T波低平、双相或倒置,也可出现在I、aVL导联,站立时以上变化更加显著或心率增加,服用普萘洛尔后恢复,且这种立卧位变化也消失。有时T波变动大,隔数日可恢复正常。

(2)心电图运动试验

部分患者可有阳性结果。

(3)超声心动图

少数患者可有右室及右室流出道增大、增宽。

4.诊断

典型症状诊断不难,凡年轻人心悸、胸闷、心率增快、焦虑不安,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症状消失,可考虑本病。异丙肾上腺素、普萘洛尔试验阳性,有助诊断。Frohlieh和阿部久雄提出的诊断标准有一定参考意义。

(1)具有心悸等循环系统及焦虑不安等精神系统症状,并排除器质性心脏血管疾病。

(2)安静时心率达90次/分钟以上,站立、运动及精神刺激等常使心动过速加剧。

(3)多次心搏量测定,至少一次超过正常范围。

(4)给予少量普萘洛尔后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

符合上述四项,即可诊断。对可疑患者可行异丙肾上腺素试验,如输注后心率及心搏量显著增加,予普萘洛尔后又恢复原水平者亦可诊断。

5.治疗

(1)首先要让患者认识本病的病因和本质,解除不必要顾虑,了解精神因素的影响及病程有反复发作倾向,使其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与医生合作,为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2)长期休息无必要,但应避免精神刺激。

(3)β受体阻滞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以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最常用。有心力衰竭者,应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等治疗。

6.预防

(1)及时确诊并给予正确处理者,可以完全治愈,恢复健康。

(2)及时确诊,免得误认为冠心病、心肌炎等,及时减轻患者精神负担。

(3)β受体功能亢进症如与器质性心脏病并存,及时治疗前者,不仅减少症状,也有利于心脏疾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郭云庚、熊尚全主编《冠心病心电图解读》。

2.徐欣.β受体亢进症。医院。

相关链接

读图丨认识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从两则病例说起

读图丨认识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特点

读图丨洋地黄中毒,心电图图解及十大真相

读图丨低钾血症,从心电图表现到机制分析

读图丨从病例认识高钾血症心电图

读图丨不典型AMI的心电图及鉴别要点

读图丨AMI病程心电图演变一览

读图丨缺血、损伤还是坏死?快速掌握AMI心电图

干货丨这些正常变异的心电图,你能判别吗?

读图丨心肌炎心电图的快速判别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王雪萍┆美编高红果┆制版刘明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zl/132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