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突然听到有人大叫:“医生,医生,快叫医生!”抬头一看,在心内科门口的连椅上一个男病人正在抽搐,旁边一个女人呼叫病人并掐人中。医生连忙把病人放到地上开始心脏按压。
很快心内科护士送来除颤仪,接上除颤仪一看果然是室颤,马上电除颤并接着按压,但很快又发生了室颤,再除颤……总共应该电击十次左右,中间病人曾经有过一过性的意识恢复,最后把病人送到导管室,但是持续电风暴后三十分钟病人的心电最终成了直线,医生又坚持按压了十几分钟,也用了药物,可是一直是直线了。
主治医生说:“结束吧!病人已经去世了”
结果女人就嚷起来了,“凭什么说不行了,好好的人,怎么就不抢救了?”
看着这个女人,我既同情又愤慨,因为正是她和病人的无知和偏见延误了病人的救治才把病人送往死神的面前。
原来这个病人才38岁,两个小时前出现了胸疼,在县城做心电图显示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他拒绝了县城让他住院的建议,自医院。
到医院后让他住院立即做急诊介入治疗,病人觉得自己缓解,以为没事,不想“乱花钱”,拒绝办理住院手续,拒绝了医生给他的阿司匹林和玻立维。病人和家属就到科室门口继续输着从县里带过来的液体。不知道他们在这里等待什么,总之他们拒绝了救治的最佳时期的机会。
于是,一个38岁的生命在自己不在意真悄无声息结束了。
病例来源:心力衰竭网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的发病率也呈明显升高趋势。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我国缺乏全面的AMI死亡率的统计资料,部分国内资料提示,男女发病比例在(2~5)∶1。男性患病的高峰年龄为51—60岁,女性的患病高峰在61—70岁。随年龄增长男女比例的差别逐渐缩小。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的患者,更易罹患该病。
临床表现症状
(1)疼痛 最早出现、也最为突出。程度较重,可呈压榨感、濒死感;持续时间多超过20min,或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胸闷或有濒死感。少数患者胸痛不典型,或表现为背痛、腹痛、牙痛、左臂疼痛感,或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猝死。
(2)全身症状 可合并发热(一般不超过38.5℃)、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在发病24~48h出现,为组织坏死及炎性反应的非特异性表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
(3)胃肠道症状 该症状比较常见,如恶心、呕吐等不适,可能与迷走神经受病变处的心肌刺激有关。部分患者还有顽固性呃逆。
(4)心律失常 多发生在起病1~2周,而以24h内最多见,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如室性期前收缩),当室性期前收缩成对、频发,或呈多源性、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或落在前一心搏的易损期时(R在T波上),需积极处理,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室扑动、心室颤动表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逸搏心律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多发生于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或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时。
(5)低血压、心源性休克 疼痛发作时血压下降常见,不一定是休克,也可能是迷走反射、血容量不足导致。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伴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尿量减少(<20ml/h),甚至晕厥时,则为心源性休克的表现,发生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右室心肌梗死常见低血压。
(6)心力衰竭 24%~48%AMI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左心衰竭,在起病后的1周内发生,多见于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双肺湿啰音、第三心音奔马律、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肺水肿。严重右心室梗死可有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心排血量显著减少,血压降低,肺部啰音和呼吸困难反而不明显。
通过这个病例,科普一下心肌梗死的自救与抢救流程:
入院前如何急救
一旦出现血管阻塞,大约30分钟心肌就会开始坏死,6-8小时左右心肌将完全坏死。发病期间,越早打开阻塞的血管,救治的几率就越大。如果发现家人、朋友突发急性心梗,应该保持镇定,实施急救:
(1)拨打:医院、急救中心联系,请医院救治。
(2)就地平卧:立即让患者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严禁搬动,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患者生命。
(3)镇静:如有家用常备药箱,立即让患者含服硝酸甘油片。同时口服1-2片安定片,帮助患者镇静。
(4)吸氧:如有条件应立即吸氧。
(5)人工呼吸:如患者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医生到来。
医院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测,立即口服阿司匹林mg(如是肠溶片剂,需嚼碎服用)和氯吡格雷mg。
(2)解除疼痛:可给予疼痛剧烈的患者皮下注射吗啡3-5mg;疼痛较轻者可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
(3)心肌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治疗、介入治疗(PCI)、急诊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阅读推荐
内科学
第一篇第五章第三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4元
如何购买
方法一:
第一步:下载“国家医学电子书包”APP
第二步:注册登录账号
第三步:—搜索条内输入所需内容名称
方法二
第一步:复制下方文字至淘宝客户端打开
教材】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zl/1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