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正常心率在60~次/分。

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正常健康的年轻人、运动员、低温,以及睡眠状态;病理性心动过缓常见原因,颅内压增高、严重缺氧、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窦房结病变和急性下壁心肌缺血;很多药物会减慢心率,如拟胆碱药物、胺碘酮、β受体拮抗剂、非二氢吡啶类的钙通道阻滞剂或洋地黄等药物,绝大多数全麻药物对心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心率过缓,低于50次/分,有头晕、乏力、倦怠、精神差等症状;下降到40次/分,可出现,头晕、一过性眼黑、心悸、胸闷、气短、严重者发生晕厥;最严重者,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表现为心跳有较长时间的停搏,主要原因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先天性房室传导组织、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时间超过3秒是非常危险的,可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可见于健康人,吸烟喝酒、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病理状态,如发热、甲亢、贫血、休克、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导致的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亦可引起心率过快;麻醉状态下的手术患者,当麻醉变浅、手术操作刺激亦可引起心率加快。

心率过快心脏收缩力增加,长期如此会加重心脏负荷,容易引起左心室肥厚,导致心功能不全;长时间心率过快容易导致心力衰竭;有些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最常见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心室率超过次/分,患者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并发循环栓塞,甚至发生脑卒中;最严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频率超过次/分,可导致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

除健康的正常人出现的生理性心率过快或过慢,其他病理性或不明原因的心率过快或过慢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医院就诊。

人体正常的心跳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次/分)。心跳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情况而有所差异。如在运动或激动时心跳会加快,而安静或睡眠时心跳则会减慢。从事体力劳动和或者体育运动的人,其心跳一般较慢。

一直以来都有传言:心跳越慢,人越健康。甚至有人说“人的一生心跳次数是有限的,心跳的越慢,人的寿命越长“。但其实心跳过快过慢都不利于健康。

心跳越慢越好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临床上,心跳低于40次/分是要安装起搏器的。这是因为如果心跳过慢,会使心脏每次泵出的血量过少,血液循环不足以供应身体每个脏器的需要,就会导致头晕、胸闷,甚至是晕厥。而长时间的心跳过慢,会引起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各器官处于失代偿状态,最终导致各器官功能障碍及衰竭。

一般来说,对于没有心脏不适人群,心跳在50~60次/分,多为生理性心动过缓,属于正常现象,不必担心,也不用治疗。而对于心脏不健康人群,必须注意安静时的心跳数,以及心脏不适的心跳数,若后者更低,说明心脏不适是因心动过缓,需要治疗,严重者还需安装起搏器治疗。

心跳过快的危害更严重。

之所以人们认为心跳越慢越好,是因为一直以来心跳过快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有人专门研究了老年人心率与寿命的关系发现,在男性中,心率大于80次/分比小于60次/分,活到85岁的比例下降近一半。

曾有研究表明,心率每增加10次/分,心血管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会分别增加8%和9%。心跳过快,心衰、冠心病、卒中、心源性猝死、房颤等疾病的风险均会增加。心跳过快可缩短冠状动脉舒张期血流灌注时间并增加心肌耗氧量,造成内皮功能受损,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不稳定斑块破裂,进而诱发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

心跳过快怎么办?

总之,人体正常的心跳应控制60—次/分,超过90就被认为偏高。

1、适度运动。日常生活中有规律的运动是降低心跳次数最安全、最科学的方式,虽然运动时心跳加速,但运动锻炼心功能,有利于减慢心跳。

2、保持体重。超重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跳加速。

3、改变生活方式。健康饮食,有利保持体重,减轻心脏负荷;饮酒、吸烟会加快心跳,必须戒烟限酒。

4、调节情绪,释放压力。压力过大,情绪起伏不利心脏健康,减压有助减慢心跳。

--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杭州哪家好
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是哪家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yy/87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