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征,是指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

  与我们经常提到的“症状”不同,“症状”是病人自己向医生陈述(或是由别人代述)的痛苦表现,而“体征”则是由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发现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征候。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在医学上统称为四大生命体征,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

血压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叫做血压。当心脏收缩时,大量的血液射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俗称高压)。心脏舒张时,受到高压力而膨胀的大动脉弹性回缩,使血液仍能持续向前流动,但压力下降,此时的血压称为舒张压(俗称低压)。成年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90mmHg且mmHg,舒张压≥60mmHg且90mmHg。

  血压的变化具有昼夜节律性。白天,人体较活跃,身体需要更多的氧和营养,相应地需要大量的血液来输送,血压就高些。夜里睡眠时只需最小限度的氧和营养,血压就低些。大多数人一日24小时的血压节律是随早晨觉醒起床而上升,日间持续处于较高状态;晚上血压逐渐下降,在睡眠过程中降到最低,夜间2~3点为最低谷。另外,人体的血压也会随季节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波动,冬天的血压水平要比夏天高些。同时,血压也会因运动、排泄等活动和兴奋、紧张、愤怒等情绪变化而升高。

  成人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若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则考虑为高血压;若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mmHg,则考虑为低血压。

体温   

  人体正常体温是比较衡定的,但因种种因素会使它有变化,这种变化有一定规律。成人的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生理情况下,早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

  体温测量方法主要有口测法、腋测法、肛测法三种。腋下测量由于方法简便、安全易行,常被采用。

  体温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等度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呼吸   

  呼吸是呼吸道和肺的活动。人体通过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也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必要过程。安静状态下,成人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儿童为30~40次/分,儿童的呼吸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逐渐到成人的水平。

  呼吸的计数可通过观察病人胸腹部的起伏次数,一吸一呼为一次呼吸;或用棉絮放在鼻孔处观察吹动的次数,数1分钟的棉絮摆动次数是多少次即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呼吸频率增快(20次/分)多考虑高热、肺炎、哮喘、心力衰竭、贫血等原因,但正常人在情绪激动、运动、进食、气温增高时也可发生。呼吸减慢(12次/分)多考虑颅内压增高,颅内肿瘤,麻醉剂、镇静剂使用过量,胸膜炎等。深而大的呼吸多考虑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症时的酸中毒等;呼吸浅则多考虑药物使用过量、肺气肿、电解质紊乱等原因。

心率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为60~次/分。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安静心率是较易测量的一项机能指标,其测量方法通常在安静状态下,测量桡动脉或颈动脉1分钟的跳动次数,也即脉搏,正常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相一致。

  测量脉搏通常用两侧桡动脉。测量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并排平放于手腕桡动脉搏动处,压力大小以能摸到脉搏跳动为准,计一分钟搏动次数。测量时一定要在安静的情况下,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

  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次,称为心率过速。心率过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心率过速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可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病理性心率过速可分为窦性心率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

  成人每分钟心率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一般心率及脉搏在50~60次/分,运动员也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正常人心率或脉搏小于50次则多考虑为病理性,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赞赏

长按







































初期白癜风治的好吗
皮肤病医院哪家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yy/74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