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内心电图+经食道心房调搏术是我院心电图室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弥补了以往心律失常患者电生理诊断依据的缺失,是我院无创电生理诊疗技术的一大进步。
2月24日急诊科接诊了一位患者,男性,55岁,自诉有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体查心跳快,血压90/60mmHg,床旁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度ST-T段异常,心室率次/分。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谱正常。患者一年前有类似发作一次。
考虑到患者发病特点,接诊医生立刻请求心电图室急会诊。心电图室组长侯欢对患者进行会诊,根据体表心电图,考虑患者心动过速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经患者本人签字同意后,予以经食道心房调搏术进一步检查治疗。
14:56与患者解释说明病情,经患者本人签字同意后,展开经食道心房调搏术。
15:19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显示心室率次/分。
15:19食管内心电图显示P波与QRS波的关系,判断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5:19予以S1S1连续刺激,频率为次/分。
几秒种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心室率85次/分。
15:21进一步行经食管心房调搏术,显示SR有跳跃现象,差值在60ms以上,发现存在快慢径路和慢快径路,房室结内单个折返。
15:25电生理诊断:1.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房室结多径路;3.ST-T段异常。
15:30恢复窦性心律后,患者诉胸闷头晕的症状较前明显缓解,无呼吸困难,血压为/75mmHg,心电图示心室率85次/分,轻度ST-T段改变。治疗安全、准确、有效,至患者出院时未见心动过速再发。
患者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存在功能性纵向分离,长期反复发作会引起心肌缺血、心动过速心肌病等心脏改变,药物控制不理想,建议患者后期进一步做射频消融术。
知识链接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室上性心动过速概述:
(一)常见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类型
1.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0-70%
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0-40%
3.房性心动过速(AT):5-10%
(二)病因:患者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不同性别与年龄均可发生。
(三)临床表现:心动过速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症状可表现为心悸、焦虑不安、眩晕、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与休克,症状轻重取决于发作时心室率的快慢、持续时间及原心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听诊S1强度不变,心律绝对规则。
房室结双径路或多径路:
1.房室结双径路或多径路是一种常见的电生理现象,常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不典型文氏传导阻滞等多种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可通过体表心电图和食管心脏电生理学检查(无创)了解房室结双径路或多径路的电生理特性。
2.运用食管内心电图+经食道心房调搏术可以检查出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判断心律失常为室上性还是室性,以及分型归类,为临床医生提供更详细的临床诊断依据与治疗指导依据,提高临床治愈率。
人民对美好医疗的向往,
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供稿:侯欢
编辑:王小田
初审:邹芬芳
审核:吴超邓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