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体检都会查心电图,从来没想过那个纸条会让医生发现多大的问题。毕竟,我们都还属于年轻的身体。偶尔有个窦性心律,医生都安慰说,没大事儿,于是,对于心律不齐这个概念,也大致地认为,不是什么大事儿。其实,窦性心律和心律不齐完全不是一码事,如果不重视偷走心率的小偷,你的健康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说起来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据调查:每四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患有心律失常,而严重心律失常可致“猝死”。冬季是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的高峰期,这是受生物钟的影响,因为冬季白天变得很短,影响体内激素,引发一系列心脏事件,包括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有些人认为,心律失常吃药就行了,这种想法不完全正确。”对于很多人而言,心律失常像是个“不速之客”,造访突然、来去匆匆,不易被检查仪器捕捉到。其实,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也会避免很多意外发生。因此,病人的自觉症状和自我监测很重要。

四种异状可自摸

下列三种心律失常出现症状时,可以通过触摸脉搏做自查。

1、心脏早搏。心脏在正常有规律的跳动过程中,突然出现提前的跳动。当早搏频发或连续发生时,会出现乏力、头晕、气短或心绞痛等。

●自摸症状:这时摸摸脉搏可发现脉搏跳动有脱漏。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出现突然心慌、心悸或晕厥,有的表现恐惧不安、多尿等。重者发生低血压、心力衰竭等。发作后立即用刺激咽喉致恶心呕吐,或深呼吸动作,或压迫眼球可达到刺激迷走神经,减慢心率的目的,也能立即转复。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也可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等。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持续数秒、数分至数小时,甚至数天突然中止,发作严重者可引起心脑等器官供血不足,导致血压下降、头晕、恶心、心绞痛或昏厥。

●自摸症状:脉搏速率达每分钟—次。

3、心房颤动。出现头昏、心慌、胸闷、气短等。心室颤动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需立即进行电除颤转复心律。

●自摸症状:摸脉搏出现快慢不一、强弱不等。

4、心动过缓。成人心动过缓,是由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引起。

●自摸症状:脉搏低于60次/分。

自我辨别看7点

●看既往病史和原发病。如果心律失常为首次发作,本人既往健康,未患过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则多为非器质性的,或程度较轻,可观察一段时间。若为多次、反复发作,本人又患过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或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重要疾病,则多为器质性的。

●看发作诱因。如果心律失常是在情绪激动、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和发热时出现,或在大量饮酒、饮茶、喝咖啡、连续吸烟、服用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洋地黄、奎尼丁)之后出现,则属于正常现象。相反,若查不出明显诱因,则应进一步查清原因。

●看起病快慢及持续时间。一般说来,心律失常若起病迅猛且持续时间较长,则多表现病情较急、较重,应及早就医。相反,若起病较缓、持续时间短,则多提示病情较轻,可观察一段时间。

●看频发或偶发。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率与病情轻重关系密切。若发作不频,如早跳等每分钟在5次以下,多提示病情较轻;若每分钟在5次以上或更多,则提示病情较重,不可掉以轻心。

●看伴有症状。有无伴发症状是判断心律失常轻重缓急的重要指标。若发作时伴有头晕、胸闷、胸痛、气急、多汗、颜面苍白或青紫、四肢发冷、抽搐、昏厥等,则提示病情较重、较急,多由器质性病变所致,不容忽视,应立即就医。

●看检查结果及血压情况。如果发现心律不齐患者的血脂、血黏度、血胆固醇明显增高,或血压显著增高,同时年龄又偏大,应提高警惕,要考虑心血管病变的可能,及早进行全面、系统检查。

●看心电图检查结果。凡曾经出现过非生理性心律失常者,都应进行心电图检查。最好做一次动态心电图,持续观察24小时而未发现异常者,则基本上可以排除器质性心律失常。相反,若心电图明显异常,则不可掉以轻心。

心律失常的病因相当复杂,对其确诊和治疗,必须由有经验的内科医生,尤其是心血管病专科医生进行。

预防保健有6招

完全预防发生有时非常困难,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发生率。

1、预防诱发因素。一旦确诊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







































北京白癜风治疗方法
全国白癜风十佳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jg/23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