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https://m-mip.39.net/nk/mip_5154126.html

安徽男子误服中药致死,“暴露”中药有多毒?

安徽一男子因误服中医开具的草药后不幸身亡。据报道,贾某在某中医诊所购买了3付草药,并在当天煎煮服用了1剂后出现鼻孔流血并死亡。

随后的调查发现,涉事中药的残渣中含有剧毒的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而在贾某的血液中也检测到了致命浓度的乌头碱。这起事件再次凸显了误服含有剧毒成分的草药可能导致乌头碱中毒并造成致命后果。

一名男子在安徽因误服中药后不幸身亡。据调查,医生声称开出的中药是用于外用,并已在病例中注明。然而,死者家属声称直到事发后才被告知这些中药是用于泡酒后外敷,而非水煎。家属强调,医生当时的口头指示是关于水煎,而非泡酒。这一状况暗示了医患双方对中药制备方法存在不一致,需要进一步澄清。

在安徽一起中药误服事件中,目击者仅有医生和死者两人在场,难以确认真相。值得注意的是,关键的处方记录并未提供,这是判断的关键证据之一。

按照医疗规范,处方必须清晰地注明用法和用量,特别是对于中药来说更是如此。它必须明确指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和用法,无论是中药汤剂、睾丸丹散还是外用酊剂,都必须清楚注明。

对于含有剧毒成分的中药,医生有责任非常明确地告知患者,并确保患者理解其唯一适用于外用,绝对禁止内服。事件中涉及乌头碱等剧毒成分,对这些情况的明确标示至关重要。

在这起事件中,患者误服了含有剧毒成分的大量中药水煎内服,这无论处方上是否清楚注明正确的用法,都凸显了涉事医生极有可能没有明确口头告知并确认患者理解了正确的用法。否则,患者绝对不会错误使用而导致悲剧发生。因此,这几乎可以确定为一起医疗责任事故。

乌头碱之所以极具毒性,是因为在全球范围内,毛莨科中的多种植物都含有乌头碱类毒性成分。这些成分主要包括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均属于C19-二萜生物碱。这种毒性成分的存在使得相关中药具有极高的危险性。

在我国,常用的中药包括乌头、附子和雪山一枝蒿等,这些植物的全株都含有毒素,且毒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根和块茎花叶和茎。具体到某种药材,这些剧毒成分的含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种类、产地、采收时间以及是否经过炮制,都会导致含量的差异。

乌头碱类毒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影响细胞膜上的电压敏感钠离子通道,从而引发神经、心肌和骨骼肌等可兴奋组织动作电位的改变。这种影响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乌头碱以其神经毒性而著称,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面部、口周和四肢感觉异常或麻木)、运动异常(四肢肌肉无力),有时两者并存。

其心肌兴奋性的改变、迷走神经介导的胆碱能递质的改变,以及直接作用于脑部导致的中枢性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等,构成了乌头碱显著的心脏毒性。常见症状包括血压降低、胸痛、心悸、心率减慢、窦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可能引发心室纤颤和心跳骤停死亡。

此外,乌头碱还能够诱导神经节后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导致回肠强烈收缩,表现为剧烈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等胃肠道毒性反应。这些症状在中毒后可能出现。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hl/163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