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房颤的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虽然目前已经证实体育锻炼可以对上述风险因素发挥预防作用。但是关于体育锻炼在房颤房颤病理生理机制中应该视为有害因素还是保护因素,这一问题学界目前尚存在争议。
可穿戴设备已经在一般人群中普及使用,这为研究二者关系提供了契机。近期,欧洲心脏杂志发表一项临床研究,研究团队利用携带有加速度计的植入式循环记录仪(ILR),进行每日的运动强度评估以及精确的房颤发作检测。在有房颤风险因素的老年人群中,深入探讨体育锻炼强度对房颤发作的影响。
研究方法
LOOP研究入组患者年龄≥70岁,并被诊断为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或既往卒中等1种以上的卒中风险因素。将入组患者以1:3的比例随机分组至接受ILR连续心电监测和标准治疗组。
于基线入组时获得患者的初始心电图。专科医生每天审查ILR组患者的心电数据,任何持续≥6min的疑似新发房颤由两名心脏病专科医生独立裁定。对于判定为房颤发作的患者,再进一步判断首次发作持续时间是在1h、5.5h还是24h内。
此外,研究者也利用ILR测量体育锻炼强度,通过“近期每日锻炼强度”PAmean7d(结局前一周的平均活动量)与“既往每日锻炼强度”PAmeand(结局前天的平均活动量),计算每日体育锻炼的变化(ΔPA=PAmeand—PAmean7d)
研究者设置3个风险模型,分别调整既往房颤发作总数(M1)、年龄、性别和季节因素(M2)、房颤相关风险因素、PCI或CABG手术情况(M3)。按照既往每日锻炼强度的三分位数划分低、中、高三组,进行总体体育锻炼水平的分层分析。
研究结果
1.基线资料
LOOP研究中,共有例受试者的ILR技术数据可以检索到。在总计时长天的监测时间内,共有共有54例被试发生(3.83%)死亡。
研究设置至少持续1h的房颤发作为主要终点事件。在例受试者(25.6%)中,共发现次持续至少1h的房颤发作,中位发作次数为5次。其中46例(12.7%)患者在首次发作时便有症状,17例(4.7%)在监测期间接受抗心律失常治疗,包括4例(1.1%)消融治疗,12例(3.3%)复律治疗。
2.体育锻炼强度
所有被试的每日体育锻炼强度中位数为min/天,利用80min/天和min/天的三分位数间隔定义低中高三组不同锻炼强度的患者亚组。相关性分析发现:男性、年龄≥75岁、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等因素与锻炼强度减少有关。
3.锻炼强度与房颤发作风险
结果显示:较高的既往每日锻炼强度与此后的房颤风险降低相关(HR=0.88(0.81,0.96)).纳入其他协变量发现:除年龄外,校正所有协变量后既往每日锻炼强度的保护效应仍显著,但在M3模型中既往每日锻炼强度效应不显著(HR=0.95(0.86,1.04))
三组不同锻炼强度的患者的房颤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纳入被试在房颤发作当日相较其他日期的锻炼强度显著改变(1.83±1.15vs.1.75±1.32h),在M3模型中,同一天内较低的锻炼强度与房颤发作风险显著相关(OR=1.)
4.锻炼强度改变量与房颤发作风险
M3风险模型显示:被试近期锻炼强度的降低(ΔPA)与房颤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OR=1.24(1.18,1.31))。并且既往每日锻炼强度(PAmeand)与锻炼强度的降幅(ΔPA)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具体表现为相比PAhigh亚组患者(OR=1.10),PAlow亚组患者ΔPA的效应值更高(OR=1.62)
进一步分析采用相对指标“PAmeand/PAmean7d”,该指标减少10%可使房颤事件发生的几率增加1.09倍。以6min、5.5h或24h为房颤时长临界值的敏感性分析显示了相似的结果。
研究启示
通过对例有房颤危险因素但既往无发作史的患者长期监测,本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强度、锻炼强度改变量与房颤发作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
总体既往锻炼强度较低会增加房颤发作风险,但是该变量受年龄因素的影响较大;
房颤发作当日的锻炼强度较低与房颤风险升高轻度相关。
个体近期锻炼强度改变量与房颤发作密切相关,近期锻炼强度的降幅越大,房颤发作风险越高。且在平时活动量较低的人群中,这一风险进一步放大。
既往研究发现,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体育锻炼强度与房颤风险之间呈现线性、J形或U形关系不等。这提示体育锻炼导致房颤风险增加的潜在机制与降低房颤风险的机制可能是两套独立系统。
体育锻炼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和肥胖等心血管风险因素来降低房颤风险。另外在不少运动员相关的研究中,大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导致左心房扩张、左心室肥大和副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进一步诱发房颤。
在本研究的老年人群中,总体既往锻炼强度与房颤发作风险之间关联不强,且这一效应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近期锻炼强度与同日内房颤发作相关,但是效应值较低。
但是研究者进一步发现,个体近期锻炼强度的变化量与房颤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或许这一指标可以有效阐述体力活动强度和房颤发作之间的关联。这一关联也不难于理解,一方面,相较既往,最近时段内缺乏运动本身就会使得心血管危险因素增加,房颤风险增加。另外一种可能性是,患者由于存在一些未知的亚临床状况(如心衰早期),表现为近期的体力活动受限,最终导致房颤风险增加。
参考文献:
Day-to-daymeasurementofphysicalactivityandriskofatrialfibrillation.EurHeartJ.Sep2:ehab.doi:10./eurheartj/ehab.
作者:李玉昆首都医科医院推荐阅读
干货
ESC心衰指南要点速览:HFrEF(上)
干货
ESC心衰指南要点速览:HFrEF(下)
病例
下壁ST段抬高合并V1导联S波异常,需要警惕急性肺栓塞!
进展
静脉系统病变莫大意,或可导致心血管风险升高
干货
如何管好CKD患者的高血压
进展
心衰患者接受达格列净治疗,能多活几年?
ESC
马长生教授团队报告SPRINT研究房颤强化降压结果
进展
-年我国三个地区的NSTE-ACS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时间变化趋势
进展
冠心病秋水仙碱治疗再添力证—降低心梗后不良事件风险
进展
急诊留观区ESChs-cTnT0/1小时评估方案的新标准
病例
宽QRS波心动过缓随后心动过速,需要考虑这类中毒
进展
接种新冠疫苗后,心肌炎和心包炎变多了吗?
进展
失眠莫轻视,或可增加远期心衰风险
病例
继发于肾动-静脉畸型的心力衰竭1例报告
干货
想看懂RCT,想开展RCT,先弄明白如何RCT的主要终点及次要终点怎么设置的?
进展
抗癌药物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世界卫生组织药物警戒研究
病例
CRT治疗后心衰继续恶化,罪魁祸首竟是“阳极夺获”
进展
恩格列净对肾功能损害高危的心衰患者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