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说,“白天没有时间去看病,所以晚上来急诊科看病。”但实际上很多病人不需要看急诊,然而国情如此,所以每天急诊科都是熙熙攘攘,究竟有多少是急诊病人,这一切都不是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考虑的,我们只有尽最大的努力去做……
可是有另外一种情况,本来是需要抓紧治疗的,但是“没有时间”所以就错过了很多事情,甚至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变成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个也是很常见的。我一直在等你,请不要任意提高难度……
已经超过12点了,但是在抢救室几乎还没有人有时间去吃饭,因为病人还没有处理完,那就需要继续坚持,一切都要围绕着病人,按时吃饭对医生和护士来说那是奢望,也许偶尔会实现。好在我只有一位病人了,很快就可以吃上饭,附近所有的外卖都已经吃过了,没有一点思念的味道,只是每天的程序而已。“又一位病人,从心电图室拉回来的。”分诊的护士和家属推着一位小伙子进了抢救室,最后一张床位就这样被占了,抢救室的床位非常紧俏,仅剩最后一张床的情况很常见,更多的情况是没有床。
护士们依旧冲了上去,我知道他们已经是硬撑了,但这已经是惯性了。当我看到监护上的心电图时,全部是正弦波,有点愣。虽然我知道分诊不会没有原因的把病人送到抢救室,但是因为一位小伙子,原以为没有什么事情的。然而监护一连通就闪烁着红灯,响着刺耳的警报,这一切都提醒我,看上去不是那么简单。“您有什么感觉吗?”“我没有感觉!”我更加奇怪了,他心电图明明是室性心动过速,竟然没有什么感觉?!“没有心慌的感觉吗?”“以前有过,但现在没有了。”“以前有?什么时候?”“2周前有过心慌的感觉,还有腹痛,逐渐的心慌就好了,腹痛比较明显,医院专家门诊,做了腹部检查还有心电图,专家说肚子问题不大,吃点药物就可以了,然后就回家了,今天有时间过来复查,做完心电图就被送到这里了。”我看着心电图的报告,室性心动过速,这绝对属于急危重症。
我接过病人的门诊病历,看到上面的记录,那是我大学时代的一位老师写的,“……腹痛考虑没有器质性病变,心电图多发室性早搏,建议心内科或者急诊科就诊”。我有点着急了,“2周前你为什么不来呢?有没有去心内科呢?”“那个时候快下班了,再说专家说肚子疼问题不大,就直接回家了。”“可是专家建议你们去心内科或者急诊科啊!”“时间太晚了,要是坐不上车就麻烦了,再说不是没事啊,过了2周,有时间,不就来了嘛。”2周前,心电图提示多发室性早搏,那个时候还好办,还有很多办法,可现在是室性心动过速,心率有次,就这样让心脏跳了2周。一个不怎么贴切的比喻,本来是跑70公里的汽车,你让他狂奔到公里,而且估计时间不短,那这辆车会怎么样?!!
可是既然摆在我面前了,那我就要努力去解决吧,哪怕这困难是人为制造的。“常规留取病人血,查血气分析。”好在我们一直在为这准备着,可是我真的不甘心,这原本可以避免,完全可以避免的。很快,血气分析的结果就送到我手里,好在还好,绝大部分还算正常,只是血钾有点偏低,赶紧给小伙子补上钾,还有镁,很多时候钾和镁在抢救室可以创造奇迹,这个奇迹还会发生吗?对于室性心动过速,一般来说有三个办法,第一药物治疗,可选择的药物有可达龙、利多卡因、心律平还有艾司洛尔等。可是“神药”可达龙有很多种“禁忌”,他有没有甲亢、有没有肺纤维化,还有已经确定的低钾,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一一排除这些“暗礁”,他还是一个孩子,要冒险吗!?利多卡因、心律平和艾司洛尔,他的心脏已经有心衰的迹象了,同样要冒极大的风险。第二种办法电复律,就是传说中的电击,已经持续很久的室性心动过速还有没有机会承受这个打击?!第三种办法,直接射频消融,这需要一组人去做,一组人……
我迟疑了很久,衡量了好久,真心希望补钾补镁可以创造奇迹,然而这个世界并不是时刻有奇迹发生,已经有二十分钟了,我不能再等了。虽然这个时间是午休时间,我还是拨通了熟悉的电话,也许射频消融是最好的办法,是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射频消融!“老师,我这里有一位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人,还是一位中学生,您看可以试试射频吗?”“我找人去看,如果需要,和家属协商尽量做。”我一个人不可能完整做好这么多的事情,但是我后面是有强大的后援,是他们支撑着我,支撑这抢救室。
抓紧和家属聊聊射频的事情,“会这么严重吗?他不是还没有感觉吗?”实际上我有点愤怒,如果2周前你过来,也许不是这样的,但是还要耐心的和他说为什么,为什么我们选择去做手术!好在交流还算顺畅,家属可能理解了。我们射频手术组的成员也到位了,送他离开抢救室,祈祷一切顺利,毕竟这是急诊射频,这是手术……
整个下午,我都在想这个事情,如果他当时听从了建议,来到急诊科会怎么样?如果可以早一些来会怎么样!我一直在急诊科等你,但真的不要任意提高难度,因为这些困难不止是我来承担,医患需要一起承担!!!等到下班时候,我还是忍不住和射频组联系,“异位起搏点接近心外膜,做起来很难,但是结果还算好,还是恢复了窦性心律。”
等我离开急诊科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黑了,灯火通明的急诊科一直在准备着,我们一直在努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hl/1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