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就诊都要经过采集完整病史、接受体格检查、初步诊断干预、辅助检查的完善、再评估等关键性环节,对于急危重患者,这套流程就显得并不适用了。危重症有着急性起病、慢性起病急性加重、不稳定、潜在不稳定等特点,往往表现为病情变化快,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

初始生命九征评估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尿量、皮肤黏膜、血氧饱和度。心血管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主要有呼吸心跳骤停,恶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速、室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高血压危象,致命性胸痛: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血气胸。

1、呼吸心跳骤停是猝死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可伴有四肢抽搐,此外还有呼吸停止、瞳孔散大。遇到此情况应就地抢救!尽早心肺复苏!2、心室纤维颤动主要临床表现:有意识丧失;心音及脉搏消失;呼吸于数十秒钟后停止;皮肤、黏膜发绀或苍白;部分患者有短暂抽搐及大小便失禁;多数患者瞳孔散大。心电图特征:QRS-T波消失,呈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心室颤动波。此时应立即非同步电除颤!3、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并不一致。患者可出现心慌、胸闷、胸痛,黑曚、晕厥,其临床特征是发病突然,经治疗或自限性突然消失。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人通常无症状,仅在体检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发现。遇到此情况应直流电复律!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表现为:突发突止。症状包括心悸、胸闷、焦虑不安、头晕,少见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心电图表现:(1)心电图示连续3个以上迅速出现QRS波,频率~次/分钟。R-R间距相等。(2)动态心电图24小时心率变化,对患者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诊断均有重要意义。治疗:首选射频消融术。5、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通常无症状。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可以无症状,如有症状多为心悸或是心搏暂停的感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其症状与心室率的快慢和伴随疾病相关,患者可感到疲倦、乏力、头晕、黑曚、晕厥、心绞痛等,如并发心力衰竭时会有胸闷、气促及活动受限。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阻滞如心室率缓慢,伴有明显症状或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阿斯发作者,应给予起搏器治疗。

6、急性左心衰临床表现有:(1)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2)交感神经兴奋表现(发绀/大汗/烦躁)。急性左心衰竭时的缺氧和严重呼吸困难是致命的威胁,必须尽快缓解。主要治疗手段:强心、利尿、扩血管,吸氧、镇静、氨茶碱,头高脚低回血少,去除病因把病治。7、高血压急症/高血压危象主要表现:1)患者多突然起病,通常表现为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和精神及神经方面异常改变。2)血压显著增高,收缩压升高可达mmHg以上,严重时舒张压也显著增高,可达mmHg以上。3)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征象:发热感,多汗,口干,寒战,手足震颤,心悸等。4)靶器官急性损害的表现:心、脑、肾、视网膜病变。对于此种情况需要迅速降血压,建议静脉途径给药,采取逐步控制性降压,初始阶段(1小时内)平均动脉压降低幅度,不超过治疗前的25%,随后的2-6小时血压降至/mmHg左右,随后24-48小时逐步降至正常水平。8、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胃肠道症状,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诊断:心肌损伤标记物显著增高(CK-MB、TnT/I),并且具有下述一项即可诊断:1)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2)ST-T动态改变;3)典型胸痛症状;4)心脏彩超提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5)冠脉造影提示血管闭塞。剧烈胸痛要注意,急性心梗排第一,首先做个心电图,再查酶谱和CT!急性心肌梗死首选心肌再灌注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hl/127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