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健康园地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211003.html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律,

2室性期前收缩,

3ST-T改变。

分析:

1,可见2种类型但是同源的室性期前收缩。

第5、13个为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间,或其前无相关P波,无代偿间歇,是插入性室性期前收缩。

第10个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间,或其前无相关P波,伴完全性代偿间歇。

2,插入性室性期前收缩,,是指室性期前收缩插入于一个基本窦律周期之间,而不取代一次窦性搏动。因此,插入性室性期前收缩无代偿间歇。连续出现插入性室性期前收缩,听诊很难与异位心动过速相鉴别。

3,室性期前收缩的代偿间歇:

从室性期前收缩开始至下一基本心律的心搏之间的一段较长的间歇。

室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歇的测量方法,自室性期前收缩的QRS起点开始至下一个基本心搏的QRS起点为止的一段时间。测量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加代偿间歇之和并与基本心律的周期作比较,可有助于了解室性期前收缩的代偿间歇的类型、对某些心律失常作出鉴别诊断等。

4,无代偿间歇

室性期前收缩插于一个基本心律的心动周期之中者,称为无代偿间歇。心电图特征:室性期前收缩插一个窦律周期之中而不伴其后窦性心律的P-R间期干扰性延长。其联律间期加代偿间歇之和等于一个基本窦性心动周期(R-R周期)。

5,完全性代偿间歇

凡联律间期与代偿间歇之和等于两倍基本心动周期者,称为完全性代偿间歇。原因是,此代偿间歇期恰好完全代偿或弥补了缩短了的联律间期。大多数室性期前收缩表现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形成完全性代偿间歇的原因:①基本心律起搏点与室性期前收缩起搏点相距较远,室性期前收缩侵入基本心律起搏点的机会较少。②室性期前收缩激动与基本心律的激动多在房室交界区,少数情况下在心房或窦房交界区发生绝对干扰,室性期前收缩激动无法侵入基本心律起搏点。③室房阻滞。④基本心律起搏点周围出现了传入性阻滞,见于并行心律伴发的室性期前收缩。

6,期前收缩后ST-T改变(第6、14心跳)

期前收缩后ST段抬高或下降。室性期前收缩可引起其后1个或连续数个室上性心搏的ST段改变。

能够除外引起ST段下降或抬高的其他因素外,可以认为,ST段下降表示心内膜下心肌损伤,ST段抬高则表示心外膜下心肌损伤。室性期前收缩引起的ST段改变,是否为器质性心脏病变的表现,尚需做更多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方能确定。

期前收缩后第1个或连续数个室上性心搏的T波由直立转为低平、双向或倒置者,称为室性期前收缩后T波改变。期前收缩后T波改变不仅见于室性期前收缩,也可见于房性或交界性期前收缩。

资料表明,期前收缩后T波改变,不仅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非器质性心脏病者。

陈中和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hl/119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