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通讯文章,作者认为他发现并定义了一个新的疾病。病例很短,但附了一个25页的附件。
一位63岁患者,发现ST段压低30年。
心电图:窦性心律,P波低电压,I、II、aVL、aVF以及V2-6导联ST段下凹型压低。T波上升段可见切迹,V1导联ST段抬高。见图1。
图1I,II,aVL,aVF和V2-V6导联均出现ST段下凹型压低
患者从~年心电图无变化。
但在运动时ST段压低明显,无症状。
患者55岁时发生房颤。八年后因室颤心脏猝死。他的儿子和女儿的心电图改变类似,另外四个家庭成员也是如此。
家族中有两人心原性猝死。有三个人出现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无冠状动脉疾病。
家里还有一个16岁孩子有晕厥发作和类似的ST段改变。还有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然后室颤,因顽固性心律失常进行心脏移植,但失败了,17岁时去世了。心电图见下:
孩子的父亲和叔叔,几乎有完全相同的心电图改变。父亲后来接受了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有四名亲属比较年轻的成员,有非常相似的心电图改变。
作者还查了文献,发现有5个家系,都有类似特征:心电图改变表现为持续、稳定、显著的ST段压低,房颤以及室性心律失常,伴随有时轻度的左室功能不全,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作者提出一个新的遗传性心脏综合征:家族性ST段压低综合征,并提出了其诊断标准:
1、无法解释的超过7个导联上出现的J点后80ms处ST段下凹型压低≥0.1mV。
2、aVR导联ST段抬高≥0.1mV。
3、持续心电图异常持续,可因体力活动加重。
4、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来源:BundgaardH,etal.ANovelFamilialCardiacArrhythmiaSyndromewithWidespreadST-SegmentDepression.NEnglJMed,,(1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就是这样一本书。长按图片,显示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zl/1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