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跑友发现,训练一段时间后,心率明显减少了,以为身体跟运动员一样了,医院检查,发现却是窦性心动过缓——身体安静时,每分钟心率不到60次。
认识“窦性心律过缓”是什么
先看看
心脏工作的原理
人类的心肌细胞并不像骨骼肌+肌肉细胞那样可受意识较准确地支配,心脏的搏动甚至不是发起于脑,而是由一群独特分化的具有自动节律性的心肌细胞来发起的,它们都以一定的节奏收缩舒张,为我们的身体供应血液。
窦(dòu)
心脏搏动的先锋
它是“窦性心律”的“窦”——窦房结,窦房结的节律性速率比一般的传导组织快得多,同时恢复的时间也是最短的。窦房结也如此,总是在其它具有节律兴奋能力的组织发生自律兴奋之前刺激它们,因此统一了心脏的节律性。窦房结受到了不同神经的支配,分别促进或抑制其发放冲动,这就是心脏的神经调节。
一般人安静时心率约在60-次/分之间,临床上安静时心率超过次/分称之为心动过速,60次/分以下称之为心动过缓。
那既然自己心动过缓
也就是心跳比正常少了
是很严重的疾病吗
其实未必
↓↓
跑步在改变心脏结构
长期跑步的人之所以心律改变明显,是因为他们的心脏结构发生了改变。经过长期规律耐力性项目锻炼后,安静状态下窦房结受到的抑制性调节增强,兴奋性调节减弱,从而使得心率表现为下降。
在长期的跑步中,心脏心室壁轻度增厚,心室腔的容积显著增大,使得心脏每次搏动输送的血量增多,从而能够满足耐力项目中机体对于氧气及能源物质的大量需求。由运动引起的适应性心率下降称之为窦性心律过缓。
窦性心律过缓,是心脏变强的表现
窦性心动过缓对人体来说,在安静时,因为心率下降了,所以心脏的耗氧是减少的,同时心肌的疲劳度也是下降的。
在安静状态下,机体的需求下降,但心脏的输出能力是增强的,所以心率表现为适应性调整,也就是适应性的下降。窦性心律过缓有别于病理性心动过缓,因为其本质在于心脏的机能是增强了。
心脏是如何增强的呢?
跑步让心肌舒张的时间延长,心肌的收缩力增强,射血能力也随之增强。同时,窦性心动过缓并不影响最大心率,因此,在安静心率与最大心率之间,心率增长的空间增加了,也就意味着,同样强度的运动下,心脏作功能力的潜力增加了,从这个方面也表明,这种对运动的适应性改变是有益于心脏的机能的。
试试保护心脏的心率跑
科学报告指出,在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时,心脏每次跳动的力量都会达到最大。跑步时,如果用最大心率的59%-74%进行训练,对心脏和血管具有不错的增强能力。如果你有意在跑步时有这种锻炼倾向,不妨尝试这样的方法:
第一,找到自己的最大心率,点击心率测试即可看相关教程;
第二,戴上运动设备,在你最大心率的59%-74%之间,进行慢跑。
心率跑建议
频率:原则上讲,一周(7天)长跑训练,至少要在强度比较大的训练计划中穿插安排两天心率跑,或安排一天放松休息。
时间:至少30分钟,但最好不要超过分钟。
配速:最大运动强度的59%-74%,或最大心率的65%-78%,有时也可稍快或稍慢。
学跑·乐跑·健康跑赞赏
长按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鍋忔柟鏂规硶鍖椾含鏈鏉冨▉鐧界櫆椋庡尰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yy/7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