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院心内科李树仁教授
一、流行病学
ACS并发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arrhythmiaVA):指发生于STEMI,NETEMI和UAP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
(1)>次/分的单形性VT
(2)心室率逐渐增加的VT,有发展为VF的可能
(3)VT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4)多形性VT,包括尖端扭转性VT
(5)特发性VF/室扑
ACS导致的死亡病例中,50%左右为猝死,猝死的主要原因为:
(1)恶性VA:心室颤动。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可为ACS的首发表现。
(2)再灌注性VA:ACS的血运重建治疗(如溶栓、冠脉介入治疗)导致的VA
那么ACS最终猝死大部分是发生了VA,它的发生率和预后又是多少?GRACE全球注册研究发现:
ACS后VA发生率:
VA发生率为6.9%,其中室速为1.8%,室颤或心脏骤停为5.1%
根据ACS的不同分型,NETEMI的VA发生率为4.9%,UA为3.1%,STEMI为11.7%
ACS后VA发生时间与死亡率的关系:
55%室颤发生在2天内,然而NSTEMI和UA患者的室颤多发生在晚期
室颤发生在2d内,死亡率为53%,而室颤发生在2d后,死亡率明显增高至81%
ACS后VA住院死亡率风险:
ACS后室颤死亡率为67.7%,室速7.2%;无VA为1.6%。
STEMI伴VA的住院死亡风险为不伴VA的9.6倍
VA发生的危险因素:
老年(≥70岁)、女性、Killip分级(IV级9.4%vsI级0.6%)、糖尿病、心力衰竭史和血运重建史。
住院期间行PCI的患者,总体上可以减少VA的发生。
GRACE结论:
ACS住院中出现的VA是院内和6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发生VA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可能在入院时筛选出具VA高危患者。
ACS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主要有:急性心肌缺血、梗死引起的心肌代谢与离子变化;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副交感神经张力下降;心肌结构异常;再灌注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
二、ACS后恶性VA的治疗
ACS合并无脉性室速和室颤的治疗
对于无脉性室速或室颤,应立即开始标准的高级心脏生命支持(ACLS)方案,包括非同步电除颤后,判断气道畅通情况并进行心肺复苏。
电击包括1次或多次能量为J的单项波除颤或J双相波除颤
静脉注射镁剂(1~2g)或普罗卡因胺(30mg/min直至17mg/Kg),不推荐AMI后常规预防性应用,只可用于低血镁和扭转型室速
室颤复苏成功后,预防VA复发通常应用胺碘酮加上β受体阻滞剂
ACS合并持续性室速的治疗
持续性单形室速如血流动力学尚稳定,可首先给与药物治疗,指南推荐静脉注普罗卡因胺;
胺碘酮,用法为mg于10min左右静脉注入,必要时可重复,然后1~2mg/min静滴6h,再减量维持
如果EF值正常,也可应用索他洛尔或利多卡因静注
如果EF值低,推荐静脉应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
如室速为多形性且QT间期正常:需要重视纠正缺血和电解质紊乱、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接受血运重建治疗、静脉注射利多卡因、静脉注射胺碘酮。
ACS合并无脉性室速和室颤预防
利多卡因:不能降低AMI死亡率,可能与其导致致命性窦性心动过缓和心脏停搏有关,故此治疗已经放弃
β受体阻滞剂:在AMI预防性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室颤发生率,故在无禁忌证的患者中应积极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目标是: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少氧耗,延长心脏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室颤阈值
依普利酮:在AMI后伴LVEF≤40%或伴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醛固酮拮抗剂依普利酮(eplerenone)可以明显减少30天时的猝死率。
三、ACS后VA电风暴的治疗
Tips:ACS后电风暴是指24小时内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反复发作≥20次或≥4次/h,通常需要电除颤或电复律中止。ICD植入后电风暴的概念不同(≥2次/24h)。绝大多数ACS后电风暴见于AMI后,多见于前降支或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后,也可在血运重建后发生。
常见的电风暴包括: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多源性室早、室速和室颤)、冠脉痉挛所致室性心律失常,多为室颤,少数为多形性室速或在房室传导阻滞基础上发生尖端扭转室速,极少出现单形性室速。
ACS后VA电风暴治疗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发作时的治疗
尽快电除颤和电复律
对室颤、无脉搏型室速、多形性室速等患者更为重要;在转复心律后,进行合理的心肺脑复苏治疗,依照年AHA心肺复苏(CPR)指南进行心脏骤停的抢救
(二)ACS后VA电风暴治疗
在心脏骤停的抢救中指南的定位原则是,基础CPR和早除颤是第一位重要的,用药是第二位重要的。目前也没有很强的证据支持药物的使用。在CPR和除颤后,抢救者可以开始建立静脉通道,考虑药物治疗。
①药物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可以逆转离子通道异常,抑制Na-+、Ca2+内流增加及K+外流增加;可以抑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降低心率使室颤阈值升高60%~80%,从而起到中枢性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预防心肌缺血;逆转儿茶酚胺对心肌电生理方面的不利影响,使缺血心肌保持电的稳定性,抗RAAs系统的不良作用及抗高血压作用。(图2美托洛尔、3艾司洛尔)
图2美托洛尔
图3艾司洛尔
②药物治疗次选胺碘酮
胺碘酮能有效抑制复发性室速/室颤,胺碘酮可以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用于治疗心室电风暴;对于急性心肌缺血引起再发性或不间断性、多形性室速,也推荐应用胺碘酮治疗。
(三)ACS后VA电风暴-发作时的治疗
维拉帕米
维拉帕米主要是抑制慢钙电流,可抑制心室或蒲氏纤维的触发性心律失常。无器质心脏病患者,由极短联律间期室性早搏引发的电风暴、电转复率无效、常规治疗室速也无效时应用维拉帕米可取的良性疗效。建议5~10mg静脉推注。
冠脉痉挛所致电风暴治疗
针对冠脉痉挛治疗:常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合心爽),需达到最大耐受剂量;可联合应用硝酸酯类药物;不主张应用β受体阻滞剂;针对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有电复律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总结
本病主要是预防第一,尽量做到早识别,早处理。把治疗ACS放在基础的地位。纠正诱因是防治关键。临床中此类疾病发作时时间紧迫,需要临床医生做到临危不乱,正确冷静地处理。
~~~~~~~~~~~~~~~~~~~~~~~~~~~~~~~~~~~~~~~~~~~~~~~~~~~~~~~~~~~~~~~~~~~~~
免责申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自网友及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