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肌梗死缺血型的心电图变化为()
A、T波高而直立
B、S-T段明显抬高
C、单相曲线
D、Q波R波振幅降低
E、呈QS波
2、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为()
A、T波双向
B、T波低平
C、S-T段呈下垂型压低
D、S-T段抬高
E、S-T段呈水平型
3、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为()
A、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B、QRS时限常≥0.12s
C、代偿间歇不完全
D、房性P’波后有正常形态的QRS波群
E、P-R间期0.12~0.20s
4、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是()
A、心电图可见S-T段抬高
B、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C、ST段上抬,心律失常
D、T波高耸
E、P-R间期0.12~0.20s
5、关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以下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A、窦性心律
B、代偿间歇不完全
C、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D、S-T段呈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
E、逆行P’波
6、关于左心室肥大,以下正确的是()
A、RV5+SV13.5mV(女)~4.0mV(男)
B、RV5+SV1=3.5mV
C、RV5+SV15.0mV
D、RV5+SV15.5mV
E、RV51.5mV
7、高血压病史20年,心电图RV5=4.0mV,RV5+SV1=4.9mV,应诊断为()
A、左心室肥大
B、右心室肥大
C、左心房及左心室肥大
D、左室高电压
E、双侧心室肥大
8、突感胸骨后疼痛伴有胸闷、憋气,急查心电图见各导联ST段均呈水平型下移达0.1mV,伴有T波倒置,以往心电图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变异型心绞痛
B、急性心肌梗死
C、典型心绞痛发作
D、陈旧性心肌梗死
E、左心室劳损
答案及解析1、A
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
(1)缺血型T波改变 缺血发生于心内膜面,T波高而直立;若发生于心外膜面,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
(2)损伤型S-T段改变 面向损伤心肌的导联出现S-T段明显抬高,可形成单相曲线。
(3)坏死型Q波出现 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宽度≥0.04s,深度≥1/4R)或者呈QS波。
2、D
变异型心绞痛:常于休息或安静时发病,心电图可见S-T段抬高,常伴有T波高耸,对应导联S-T段下移。
3、E
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
(1)窦性P波,即P波在Ⅰ、Ⅱ、aVF、V3~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2)P-R间期0.12~0.20s。
(3)心率~次/分钟。
4、B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在R波占优势的导联上,S-T段呈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0.05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5、D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在R波占优势的导联上,S-T段呈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0.05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6、A
左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①QRS波群电压增高:RV5或RV62.5mV,RV5或RV6+SV14.0mV(男)或3.5mV(女)。②心电轴左偏。③QRS波群时间延长到0.10~0.11s。④ST-T改变,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下移≥0.05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左室肥大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病变、心肌病等。
7、A
左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①QRS波群电压增高:RV5或RV62.5mV,RV5或RV6+SV14.0mV(男)或3.5mV(女)。②心电轴左偏。③QRS波群时间延长到0.10~0.11s。④ST-T改变,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下移≥0.05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左室肥大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病变、心肌病等。
8、C
典型心绞痛:面对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下移≥0.1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时间一般小于15分钟。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每日一练1、中毒型菌痢应用山莨菪碱的目的是()
A、兴奋呼吸循环中枢
B、减少腹泻次数
C、升高血压
D、改善微循环障碍
E、缓解肠道平滑肌痉挛,止腹痛
2、中毒型菌痢好发年龄是()
A、青壮年
B、10~14岁
C、2~7岁
D、2岁以下
E、老年
3、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属于()
A、志贺菌属
B、沙门菌属
C、弧菌属
D、弯曲菌属
E、螺旋菌属
4、细菌性痢疾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
B、接触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虫媒传播
E、血液传播
5、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细菌菌体
B、细胞毒素
C、神经毒素
D、内毒素及外毒素
E、肠毒素
6、菌痢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
A、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浆渗出
B、肠黏膜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C、肠黏膜水肿、增厚、溃疡形成
D、肠壁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E、嗜酸性肉芽肿的形成
7、对于中毒型菌痢脑型和乙脑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
A、起病急骤
B、大便检查有无白细胞
C、高热、昏迷、抽搐
D、早期休克
E、呼吸衰竭
8、在我国最多见的痢疾杆菌菌群是()
A、志贺痢疾杆菌
B、鲍氏痢疾杆菌
C、福氏痢疾杆菌
D、郭内痢疾杆菌
E、以上都不是
9、慢性菌痢的病程时限是()
A、超过1年
B、超过6个月
C、超过2个月
D、超过2周
E、时限不定,反复发作
10、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菌痢的典型表现()
A、里急后重
B、发热
C、呕吐
D、腹痛
E、黏液便
答案及解析1、D
中毒型菌痢休克型属低排高阻型休克,可予抗胆碱类药物改善微循环障碍,如山莨菪碱。
2、C
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儿童。
3、A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4、C
细菌性痢疾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5、D
志贺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内毒素。内毒素吸收入血后,不但可以引起发热和毒血症,还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系统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感染性休克、DIC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临床上表现为中毒型菌痢。
志贺菌的外毒素具有细胞毒性,可导致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神经毒性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肠毒素类似霍乱肠毒素,可导致水样泻,甚至可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6、B
菌痢急性期肠黏膜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7、B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多发生于夏秋季,常有高热、惊厥、昏迷等表现,需与中毒型菌痢相鉴别。乙脑起病与进展相对缓慢,循环衰竭少见,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明显,脑脊液可有蛋白及白细胞增高,粪便检查多无异常,乙脑病毒特异性抗体IgM阳性可资鉴别。
8、C
我国的优势血清型为福氏2a、宋内氏、痢疾I型,其他血清型相对比较少见。
9、C
急性菌痢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者即为慢性菌痢。
10、C
急性典型菌痢:起病急,有发热(体温可达39℃或更高)、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或脓血便,并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
飞老师语录
未来的医师
如果你觉得这个每日一练对你有帮助
请给飞老师点个赞
在留言区打1
祝未来的医师考试顺利过关!
有问题
随时问飞老师
相关文章-临床医师(执业+助理)资格考试试题!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试题!
-中医医师(执业+助理)资格考试试题!
-口腔医师(执业+助理)资格考试试题!
-中西医医师(执业+助理)资格考试试题!
执业中药师学霸笔记-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法律制度--!
西药学专业知识一学霸笔-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就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bqlpm.com/kcyjg/9436.html